窗外的阳光斜照进屋,落在沙盘边缘。李瑶的手指停在都城西门的位置,指尖微微发紧。她刚把那张湿透的纸条放进密格,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
两短一长。
她没有抬头,只将手边的运输清单往旁边挪了半寸,遮住了方才画下的标记。亲卫推门进来,声音压得很低:“赵德大人已在侧阁候着,锦衣卫残部也已按令行事。”
李瑶点头,起身整理袖口,快步走出房间。
勤政殿侧阁里,李震正坐在案后翻看军报。他听见帘子掀动的声音,抬眼看见李瑶进来,身后跟着赵德。她的脸色很平静,但走路比平时快了半步。
“出事了?”他放下手中的笔。
李瑶走到案前,从怀中取出一张干透的纸条,双手呈上。李震接过一看,眉头立刻锁住。上面八个字写得歪斜,却清晰——都城将袭,三更举事,内有奸细。角落那个倒三角符号,是家族最高紧急等级。
赵德站在一旁,没说话,但呼吸沉了下来。
“什么时候送来的?”
“一个时辰前。”李瑶答,“由河口联络点转递,信使浑身湿透,竹管泡过水。”
李震盯着纸条看了几秒,忽然起身走到屏风后,敲了三下铜铃。两名近卫应声而入,他低声吩咐:“封锁侧阁四周,任何人不得靠近,包括宫中执事。”
等近卫退出,他才转身道:“骁儿呢?”
“正在校场点兵,随时可以开拔。”
“叫他来。”李震坐回案前,“现在。”
不到一刻钟,李骁大步走进侧阁。他盔甲未卸,肩头还带着晨露的气息。一进门就察觉气氛不对,目光扫过三人,最后落在父亲脸上。
“怎么了?”
李震把纸条递给他。李骁看完,脸色一沉:“这消息可靠?”
“来源是毅弟。”李瑶说,“他亲自送出的情报,用的是家族密信系统。”
李骁握紧了拳头:“那还等什么?立刻调兵回防!主力不出去了,先把内乱平了再说。”
“不行。”李震开口,声音不高,但很稳,“北境蛮族已经集结,若我们临时撤军,敌军趁势南下,局面会更糟。”
“可都城要是丢了呢?”李骁盯着他,“宫门一破,中枢就没了。您还在里面!”
“所以我不能走。”李震看着他,“你也必须走。”
李骁愣住。
“敌人就是算准我们会慌。”李震站起身,走到沙盘前,“他们要的就是我们自乱阵脚。主力不动,反而能让他们误判形势。”
李瑶这时上前一步,指着沙盘说道:“北线战场,我军已有七成兵力完成集结。若此时抽调回防,不仅士气受挫,补给线也会混乱。不如按原计划让大哥出发,但留下三成战力组成禁卫轮值团,专守宫城与府库。”
“谁来统领?”李骁问。
“老将陈烈。”李瑶答,“他带过三代君王的禁军,忠诚无可置疑。我已经让人去请他入宫议事。”
李震点头:“可以。再加上锦衣卫残部归其节制,实施宵禁,街巡由兵部与刑部联合执行。”
“那情报呢?”李骁皱眉,“万一还有内应通风报信?”
“我已经改了密码信鸽的路线。”李瑶说,“今后所有军情传递,都绕开宫门值守区域。另外,今日起所有进出宫门的文书,必须加盖双印——兵部火漆印和我的私章。”
李震看着她:“你能盯得住?”
“我能。”李瑶直视着他,“我不需要睡整夜,只要消息不断,我就不会松手。”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烛火轻轻跳了一下。
李骁终于开口:“那就这么定。我带七成兵力出征,速战速决。妹妹守好都城,等我回来。”
李震拍板:“双线并重,不可偏废。骁儿即刻整军出发,瑶儿留下主持大局。一个在外斩敌首,一个在内守根基,缺一不可。”
命令下达后,李瑶立刻返回中枢大帐。帐内灯火通明,十几名文书官正在核对物资清单。她走到主案前,翻开最新的运输账册,逐项查验粮草、军械存量。
一名后勤官员迟疑着上前:“公主,前线又要增派两队民夫押运补给,可人手已经……”
“我知道。”李瑶打断他,“但前线不能断供。你去调城东屯田营的壮丁,每人每日加半斗米,让他们自愿报名。”
官员还想说什么,却被她抬手止住:“这不是商量。明日辰时前,我要看到名单。”
对方低头退下。
李瑶转向另一名信使:“启用密码信系统,每半日向李骁军中通报一次都城安危状况。同时要求他们每日回报行军进度,不得延误。”
信使领命而去。
她又召来一名锦衣卫副统领,当面写下三道指令:第一,彻查最近七日宫门轮值名单,重点关注副统领级别以下人员;第二,暗中监控兵部左司所有往来文书;第三,恢复夜间城门落锁制度,无令不得开启。
副统领接过纸条,迅速离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