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站在校场高台边缘,晨光落在他肩甲上。他手里捏着一张纸,是工部送来的皇陵结构图复印件。昨夜龙骧营进入密道的画面还在他脑子里转——士兵脚步迟缓,探路时频频停顿,敌情不明就贸然推进。
这不是第一次出问题了。
他把图纸折好塞进腰带,转身走进议事厅。几名军事幕僚已经等在沙盘前,见他进来,齐齐行礼。
“坐。”李骁走到主位,声音不高,“昨晚玄清宫的事,你们都听说了。”
几人点头。一人开口:“锦衣卫遇伏,属意外突袭所致。若我军早到一步,未必不能全歼。”
“不是时间的问题。”李骁摇头,“是我们打得不对。”
他起身走到沙盘边,手指划过从城西通往玄清宫的路径。“敌人知道我们会来。他们不在明处交战,而在暗处设局。我们走大道,他们用地道;我们靠兵力压境,他们用机关控场。这不是打仗,是踩陷阱。”
厅内没人说话。
李骁抓起一支红旗,插进玄清宫西侧一处废院。“李毅带的人只有十二个,能完成合围,说明对方人数不多。可就是这十几个人,让我们最精锐的锦衣卫死伤过半。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准备,而我们没有。”
他顿了顿,“我们总以为兵多将广就能破局,可现在对手根本不和你正面打。他们在地下动土,在墙后埋线,连井口都能炸出青铜门。这种仗,靠冲锋解决不了。”
一名幕僚皱眉:“那依殿下之意,今后每打一仗都要先挖地三尺?”
“不是挖地。”李骁盯着沙盘,“是要改打法。过去我们调兵,讲究集中主力、快速突破。但现在看,这种战术太慢,也太笨。敌人分散藏匿,行动隐蔽,等我们集结完毕,人家早就换了地方。”
他拿起三支小旗,分别摆在玄清宫外围三个方向。“我要把部队拆开。每五十人组成一个战术单元,配弓弩手、盾兵、斥候,再加两个懂爆破的工兵。不靠大队压进,而是多点渗透。”
另一人忍不住问:“分得这么散,万一遭遇强敌怎么办?”
“那就对了。”李骁抬头,“他们希望我们聚在一起,好用机关一网打尽。我们偏不按他们的节奏走。小队之间保持联络,发现异常不硬拼,立刻传信后撤。主力在后方待命,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补。”
有人低声嘀咕:“这样会不会太小心?将士们习惯了冲锋陷阵,突然让他们躲着打,怕是有抵触。”
李骁没反驳,只问:“你们还记得去年北境之战吗?铁木真带着骑兵来回穿插,打了就跑。我们一开始追着打,损失不小。后来改成分段拦截、哨探联动,才把他逼进山谷围歼。现在的敌人,比蛮族更难缠。他们不出现在战场上,却处处都是战场。”
他环视众人,“所以我决定:第一,建立三级响应机制。哨探发现敌情,必须十分钟内传到指挥层;第二,推行模块化编组,各小队独立作战,但共享情报;第三,每天进行沙盘推演,轮流换人当攻守双方,练应变能力。”
沉默片刻,有人提出疑虑:“这些改动太大,短时间内怕是难以落实。”
“那就从今天开始。”李骁走出几步,拿起炭笔在墙上挂的地图上画线,“我现在要组织一次演练。模拟场景是:敌据点藏在废弃庄园,内部设有机关,主将被困。要求各队自行制定方案,目标不是杀敌,而是救人并带回情报。”
幕僚们面面相觑。
“我知道你们觉得急。”李骁放下笔,“但李毅现在还在里面。他不是败在勇气,是败在对手太了解我们的打法。如果我们不变,下次倒下的就不只是他一个人。”
他说完便往外走,“半个时辰后校场集合,所有人参加演练。百夫长以下军官必须下场带队。”
阳光渐强,校场上尘土飞扬。李骁站在高台看着下面列队的士兵。他们穿着轻甲,手持不同兵器,分成五支小队等候命令。
他抬手一挥,鼓声响起。
第一轮演练开始不到一刻钟,就有两支队伍暴露问题。一支发现黑影就冲进去,结果触发假陷阱,全员被判“阵亡”;另一支犹豫太久,错过救援时限。
李骁叫停演习,亲自走到场中。
“刚才那队,看见动静就往上扑,错在哪?”他问。
没人回答。
“你们的任务是侦察,不是决战。”他说,“活着回来报信,比杀一个‘影子’重要得多。敌人就是要你们慌,一慌就会犯错。”
他又看向另一队,“你们太谨慎,等什么都查清楚再行动,战场哪有万全时机?关键是要判断优先级——救人才是核心任务,其他都是手段。”
他重新布置场景,在沙坑里搭起几处残墙,埋下响铃机关,又让人扮作被困人员。
“再来一次。这次不限方式,谁能最快完成任务,算赢。”
第二轮开始后,场上节奏明显变化。有队伍派人绕后放烟雾掩护,有人用石块投掷引开注意,还有一队分成两组,一组佯攻,另一组从侧墙翻入救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