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初落,宫灯昏黄。苏婉站在偏殿檐下,指尖轻捻袖中那张未拆封的药试纸。她刚从太后寝宫退出,掌心还残留着脉枕的微温。三更已过,廊下守值的宫女低头打盹,无人注意她袖口滑落的一星灰末,悄然坠入石缝。
半个时辰前,她踏入凤仪宫时,太后正靠在绣墩上闭目养神。张嬷嬷立于榻侧,双手交叠,神情恭顺。药炉搁在铜盆边,小火煨着一碗浓汤,气味苦涩中带一丝腥气。
“臣妇参见太后。”苏婉行礼,目光扫过案几上的药渣碗。
太后睁开眼,声音虚弱:“又是你来瞧这老病根?”
“陛下亲令,不敢怠慢。”苏婉上前搭脉,指腹触到腕间皮肤时略一顿——太后的手冷得不似常人,且脉象浮而无力,沉按则断续如游丝。
她不动声色,一边问话,一边借整理脉枕之机,将药渣悄悄拨出少许,藏入袖中试纸夹层。试纸边缘瞬时泛起淡紫,她心头一紧:乌头、藜芦、五灵脂,三味本不该同用的药竟齐现于方中。久服必损心阳,致神昏气短,状若重疾缠身。
“近日可有心悸?”她轻声问。
太后点头:“夜里常惊醒,胸口像压了石头。”
张嬷嬷这时插话:“苏大夫每日都问这些,可药方是御医署定的,咱们也不敢换。”
苏婉抬眼,见她嘴角微动,语气温和却带着刺:“药效如何,自然要看调理结果。若一味照方抓药,不辨体质变化,反倒误事。”
张嬷嬷垂首不语,但喉头轻轻一滚,像是咽下了什么话。
苏婉没再争辩,只嘱咐添些安神食材入膳,便起身告退。临行前,她特意留下一个药箱,说是明日还要复诊,需备些应急药材。
回到偏殿,她刚把药箱放在桌上,一名宫女便进来通报说要打扫。她应了一声,转身去更衣。不过片刻,再回来时,药箱锁扣已有划痕,最底层的“安神散”不见了。
她手指抚过锁芯,触到一点腻滑——是脂粉。她不用香,宫女也不该碰她的私物。这痕迹,分明是有人刻意打开后又合上,还想掩人耳目。
她立刻取出玉符贴唇:“药失,恐陷。”
传讯刚毕,她便故作焦急翻找起来,口中斥责宫女疏忽。那宫女吓得跪地磕头,她却挥手让她退下,转而在药柜角落撒下一撮无色粉末。这是李瑶特制的显影药,遇外来指纹会浮现淡蓝纹路,肉眼难察,却能留存证据。
做完这些,她静坐灯下,手中银针轻挑烛芯。火光跳动,映着她眉心一道浅痕。她知道,这一局才刚开始。
***
李震接到传讯时,正站在密室中央。乾坤万象匣悬浮半空,蓝光缓缓流转。他将苏婉带回的药渣样本置于匣面,启动“成分溯源”功能。
光幕上数据飞速滚动,最终定格在一组比对结果:药中所含乌头碱金属残留,与前几日查获的私铸兵器印模残留物完全一致。两者皆出自邺城兵器库同一熔炉批次。
他眼神一凝。
这不是巧合。曹瑾一党不仅掌控军械铸造,竟已渗透御药监。用药毒害太后,既能制造病危假象动摇国本,又能待其崩逝后,将罪名推给苏婉“误治”,彻底毁掉李氏在朝中的声誉根基。
更狠的是,若太后真因“药误”而亡,皇帝震怒之下,即便查不出实据,也必会驱逐苏婉出宫,甚至牵连整个李府。他们不需要当场杀人,只需让怀疑生根,就能逼李氏自乱阵脚。
他缓缓闭眼,脑海中闪过昨夜当铺地窖深处那点红光。那不是偶然的灯火,而是整盘棋局的暗线之一。如今这条线,已悄然延伸至皇宫内廷。
他睁开眼,低声下令:“调两组暗哨潜入西六宫外围,盯住凤仪宫所有进出之人,尤其是张嬷嬷。另外,通知李瑶,查近三个月御药房领药记录,重点追踪‘乌头’‘藜芦’的签批人。”
命令下达后,他并未急着反击。他知道,此刻若贸然动作,只会打草惊蛇。对方既然敢动手,必然已布好后招。唯有静观其变,等对方露出更多破绽,才能一举成擒。
***
次日清晨,苏婉再次入宫。
太后精神稍振,靠在床头喝粥。张嬷嬷亲自捧碗,勺子递到唇边时,手腕微微一抖,一滴米汤落在锦被上。
“奴婢该死!”她慌忙擦拭,声音却不见慌乱。
苏婉坐在一旁,目光掠过那只手。昨夜她留下的显影药已生效——张嬷嬷昨日曾触碰过药柜,指纹清晰浮现于角落瓷瓶。而那瓶子里,原本装着另一味禁配药。
她没点破,只道:“太后心气不足,饮食宜清淡。这粥里加了桂圆,虽补血,却助湿热,不如换成莲子百合。”
张嬷嬷接口:“可御医署的方子写着‘随膳加料’,奴婢不敢擅改。”
“那就请御医亲来解释。”苏婉平静道,“我身为医者,若明知有害还照单全收,才是失职。”
空气一时凝滞。
太后看了张嬷嬷一眼,淡淡开口:“既如此,今日先按苏大夫的意思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