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推门而入时,李震正用布条缠住手掌裂口。那封密信被他放在案角,墨迹未干,字字如钉。
“京中急报,”李毅声音压得极低,“雍灵帝下诏,召豫州侯即刻入京述职。”
厅内炭火已熄,余烬散在铁盆里,像被踩碎的星子。李震没抬头,只将布条打了个死结。掌心的伤是昨夜捏裂茶杯留下的,血虽止了,但每动一根手指,都像有铁丝在肉里抽。
他缓缓伸手,接过密信,扫了一眼便放下。
“三千人了?”他问。
李毅一怔:“是。死士四科已成建制,情报、刑讯、潜伏、刺杀各设统领,皆由心腹执掌。”
“不能再叫死士。”李震站起身,走到窗前。晨光斜切进屋,照出空气中浮动的尘粒。“也不叫暗桩,不叫密探。从今日起,他们有一个名字——锦衣卫。”
李毅呼吸微滞。
“锦衣?”门外传来脚步声,李骁大步进来,甲胄未卸,肩头霜雪正在融化,顺着铁片滴落。“父亲,这名字太扎眼。锦衣玉食,历来是天子近臣的称谓,我们用这个名号,岂不是授人以柄?”
李震转过身:“正因如此,才要用。”
李骁皱眉:“可朝廷本就忌惮我们兵权在握,如今再设耳目之司,必会借题发挥,说我们图谋不轨。”
“他们已经在借题发挥了。”李震指了指案上密信,“一道诏书,看似召我入京,实则是试探。若我不去,便是抗旨;若我去,便是自投罗网。他们要的不是述职,是要我的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骁:“所以,我们必须有一支只听命于李氏、不依附朝廷的刀。但这把刀——”他看向李毅,“必须有规矩。”
李毅单膝跪地:“请侯爷明示。”
“锦衣卫的刀,只斩奸恶,不斩忠良;只查贪腐,不查忠谏。你们查的是害民之官,不是异己之口。若有人借权生事,欺压百姓,哪怕他是我李氏族人,也杀无赦。”
李毅低头:“属下谨记。”
“起来吧。”李震走到柜前,取出一方木匣。打开后,里面叠放着三十六件黑色锦袍,镶金边,领口绣一缕银线,腰牌以玄铁铸成,正面刻“锦衣”二字,背面刻“护民”。
“这不是官服。”李震将第一件锦袍递到李毅手中,“这是战袍。穿它的人,不是为权势而活,是为百姓而战。”
李骁站在原地,看着那件黑袍,眉头未松。
“你还在想名字的事?”李震问。
“是。”李骁直视父亲,“锦衣二字,终究僭越。若传到朝中,必成攻讦之由。”
“那就让他们攻讦。”李震声音沉稳,“我们不穿龙袍,但要让百姓穿得安稳。‘锦’,取明察秋毫之意;‘衣’,是百姓穿在身上的安宁。他们怕的不是名字,是这名字背后的实权。”
他转向李毅:“今日午时,校场集合。我要让所有人,都看清自己为何而战。”
日头升至中天时,校场已列阵三千。黑衣黑甲,鸦雀无声。每人胸前佩一块玄铁腰牌,寒光压地。
李震立于高台,身后是李骁、李瑶、苏婉与赵德。李瑶手中握着一卷名册,是刚整理完的锦衣卫首批成员名单。苏婉默默看着台下那些年轻面孔,许多人脸上还带着伤痕,那是训练中留下的印记。
李毅站在最前,手捧锦袍,缓缓展开。
“今日,我宣布——”李震声音不高,却穿透全场,“暗部四科,正式整编为‘锦衣卫’。自此,你们不再是谁的死士,也不是谁的暗探。你们是李氏之刃,更是百姓之盾。”
台下无人出声,只有风卷动旗帜的声响。
“你们的职责有四:一察贪官污吏,二护良善百姓,三清内奸细作,四守新政根基。你们不属军籍,不归府衙,只听命于豫州侯府,只对百姓负责。”
他抬手,李毅将锦袍披上肩头。黑衣金边,在阳光下泛出冷光。
“从今日起,你们的名字叫——锦衣卫。”
三千人齐刷刷跪地,右手按胸,低吼出声:“愿为李氏死,为百姓活!”
声浪冲天,惊起林中飞鸟。
李瑶站在台侧,看着名册上一个个名字被红笔勾连,形成四张网状图谱。情报、刑讯、潜伏、刺杀,各成体系,又彼此咬合。她指尖划过“忠诚评估”一栏,系统自动生成的评分正在跳动——协同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
她低声问:“父亲,真要把他们录入国运空间?现在修正值只剩一百五十点,一旦动用,短期内无法推演。”
“必须录。”李震闭目,识海中调出国运空间界面。他点开“暗部培养手册”中级权限,将锦衣卫四部架构逐一输入。系统提示浮现:“组织建制完成,激活‘忠诚共鸣’被动技能——成员协同效率提升30%。消耗历史修正值50点。”
数据面板更新,修正值变为一百。
“够了。”李震睁开眼,“他们不再是散兵游勇,而是制度之刃。只要根子正,就不怕被人说成鹰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