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既没中断,也没声张。”李震缓缓道,“银针试毒,成了。”
李瑶立即下令:“从今日起,所有施粥点,长勺必带试毒针。记录每锅检测结果,建‘毒检档册’。”
苏婉补充:“医徒轮岗,每班不得超过两日,防人被收买。”
李毅则调人彻查那辆马车去向。车辙印向北,经三岔口后分叉,一支入城,一支出城。他派两组人分头追踪,自己亲赴城北废栈,查访夜间运货的脚夫。
一名老脚夫回忆:“昨夜确有一车米入库,标着‘宁远赈专’,但米袋粗糙,缝线歪斜,不像官仓出品。收货的是个生面孔,付的是平西府私票。”
李毅取出缺指男子画像,老脚夫摇头:“不是他,但这人戴斗笠,看不清脸。”
线索至此中断。李毅未归,先派人送回一包米样。李瑶亲自检验,发现米粒中混有极细药粉,遇水微溶,正是毒源。她将样本封入瓷瓶,准备交苏婉进一步析毒。
李震在密室翻阅六处毒检记录,六锅毒发时间相近,投毒应为同一人或同一组人所为。他忽然注意到,城东棚的银针黑斑最重,而该棚负责送米的差役,是赵德推荐的旧吏。
他未声张,只将名字记下,放入暗格。
当夜,苏婉在药房重配解藜散,发现药典中一页《千金方》拓本边缘的朱砂“巳”字,竟与密信上的墨迹同源。她取显影药水轻涂,纸背浮出一行小字:“赤芍代换,白芨染朱,十二味皆可为引。”
她立刻意识到,这十二味药,正是当铺账本中被替换的药材。毒,从那时就开始了。
她将拓本锁入药匣,转身欲走,忽听门外脚步声近。她未开门,只将药匣推入暗屉,才拉开门栓。
李瑶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份新抄录的毒检汇总:“六锅毒源一致,投毒时间应在昨日午夜至今日辰时之间。李毅查到,那辆马车登记在城南车行,车主是平西府采办司的挂名商户。”
“他们不怕查。”苏婉道。
“所以他们不怕我们发现。”李瑶眼神冷峻,“他们就是要我们知道——他们在看着我们,随时能毒死我们的百姓。”
李震在书房收到两份密报:一份是李毅确认,缺指男子曾出现在平西府外围;另一份是李瑶查出,那六锅毒粥所用米袋,针脚纹路与平西府工坊统一制式完全一致。
他将两份纸条并排压在砚台下,抬头望向窗外。
夜风掀动窗纸,烛火一晃。他伸手扶稳烛台,指尖沾了半滴凝脂。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