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粒在陶碗中堆成小丘,白得刺眼。李震用指尖捻起一点,送至唇边轻尝,咸味纯粹,无半点土腥。他将碗推至案角,对王二道:“今日午时,南市口摆摊,三十文一斤,明码实价。”
王二低头应是,袖口微动,露出半截炭笔。账本已备好,封面写着“建材出入”,内页却空着三行,专等新记。
李震起身,未多言。侧洞的镐声昨夜终于穿脉,三十六箱盐尽数入空间,此刻正静静躺在匣中。他走出祠堂,日头刚过屋脊,晒场已有流民集结。十人列队,每人背一竹篓,篓中垫着油纸,三十斤盐码得齐整。李骁带护卫队巡至村口,甲未着,刀未出鞘,只按惯例巡查流民安置。
“走。”王二一声令下,队伍沿土路向县城方向行去。
南市口在城南三里,每逢三六九日开集,今日恰逢。张大户的盐铺伙计正往门口挂招牌,见一群流民提筐而来,眉头一皱,转身钻进铺子。不到半刻,疤脸带着八名护院提棍而出,直扑市口。
盐摊刚支起,秤杆未落,疤脸一脚踹翻竹篓,盐粒洒了一地。他冷笑:“哪来的野狗,敢在这卖盐?”
王二未退,只将秤砣攥紧:“明码标价,买卖自愿。”
“自愿?”疤脸抬脚踩上秤盘,“张老爷定的价,五十文一斤,你卖三十,是想砸人饭碗?”
围观百姓渐聚,却无人出声。疤脸挥手,护院上前掀筐踢秤,盐筐翻倒,秤杆折断。
就在此时,马蹄声由远及近。李骁带护卫队疾行而来,二十人列盾阵,横立摊前。他翻身下马,手按刀柄,声不高,却压住全场:“盐价由市,非你一家可定。毁人财物,该当何罪?”
疤脸眯眼,目光扫过护卫队腰间佩刀——刀鞘铁皮包角,规整划一,非民间所能制。他喉头一动,未敢拔兵刃。
“这盐,”李骁拾起一撮,举于日光下,“粒细无杂,三十文,公道。”
王二立刻称盐,当众验斤:“三斤二两,九百六十文,分文不少。”
疤脸咬牙,环视人群,见百姓虽未言语,眼神却已动摇。他冷哼一声,带人退走,临行前死死盯住李骁腰间刀鞘,似要刻入骨中。
人群松动,一名老妇颤巍巍上前:“给我一斤……我家娃昨夜腹痛,就等着这盐熬水。”
王二称盐收钱,找零两枚铜板。老妇握着盐包,低语:“这盐白得不像土里挖的……李家莫不是有仙人助?”
话音未落,苏婉带着两名医女走入人群。她手中托盘盛着一碗清水,水中溶了少许盐粒,又加一滴蜂蜜。
“此盐洁净,可配口服盐水,治脱水腹痛。”她将碗递给一名孩童,示意其母喂下,“昨夜晒场三十七人中毒,靠此法稳住性命。”
人群骚动。有人低语:“原来李家救人的盐,就是这个?”
李骁站上摊旁石台,朗声道:“李家盐源正当,自即日起,每日午时南市开售,童叟无欺!若有人抬价欺民,断其供盐!”
百姓哗然。有人当即掏钱买盐,有人围住王二追问明日还卖不卖。李瑶混在人群中,不动声色数着人流,指尖在袖中默算。她见一名蓝衫商贾立于边缘,袖口露出半块“邻县盐牌”,正低头记录盐价与开市时辰。
日头西斜,摊前盐尽。王二清点铜钱,共售出二百八十六斤,余十四斤带回。李震在祠堂等他,见账本上“建材入库”添了三行,每行对应十篓盐出。
他翻至末页,李瑶已用极小字标注:“南市日均人流三百七,潜在扩点三处。”
李震点头,未语。他取出空间中剩余盐料,命王二明日增派五人,每户限三十斤,统由祠堂发放。
次日午时,南市口再度开摊。百姓早候在侧,盐未上秤便围拢上来。三篓盐不到半个时辰售罄。一名流民见利,私下加价至三十五文,当场被李瑶撞见。
她未声张,只记下其面相,回账房在台账上按了指纹——红印压在“供盐资格”栏。
第三日,李震亲至南市。他带了一杆新秤,校准后当众称量十户所售盐斤。三户缺两,最少者差四两。
他将秤砣砸在案上:“盐由祠堂统发,每户日限三十斤,违者断供三日。再有欺市,永除名册。”
百姓鼓掌。那三名流民低头退走,再不敢言。
李骁立于摊侧,手始终按在刀柄。他昨夜接到消息,疤脸曾带人夜探村外土道,似在查盐源来路。他已令护卫队加强巡防,但未声张。
苏婉再度现身,带医女现场熬制盐水,免费施与老弱。她见一名孩童舔舐空碗,便多加半勺盐粉:“每日一勺,可防疫病。”
百姓感激,有人高喊:“李家救民,盐也便宜,张大户算什么?”
李瑶在人群后记录:今日人流四百一十二,购盐率七成三,复购者占三成。她合上账册,见那蓝衫商贾又至,此次身后多了一辆空板车。
傍晚收摊,王二带回十七斤余盐。李震在祠堂点数,见其中一包油纸有拆封痕迹,盐粒微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