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将锄头放下,压低声音,神色严肃地问道:“矿道的事,你想过没有?”
赵武动作一顿,心中有些犹豫,片刻后缓缓说道:“三年前塌方,死了十二人。矿道深处有暗流,顶板松软,火把一照,石粉如雪落。”
“可若有人愿去?”李震紧紧盯着他,目光坚定,“你可带队?铁器归我们自己用,不报官,不纳赋。”
赵武盯着炉火,沉思良久,终于点头说道:“若你信我,我便带路。但得由我定工时、定人数、定进退。”
“可以。”李震伸手,与他击掌为誓。
赵武转身从炉边拾起一段残柄——那是昨夜那把短刀的尾部。他将它投入炉心,火焰猛然一跳,由红转青,映得墙上人影扭曲如兽。他抄起铁钳,夹出烧红的铁条,重重砸向铁砧,火星四溅,铁条在锤下不断延展、弯曲,渐渐成形。
李震走出铁匠铺时,李忠正站在田埂上,望着归农田里那些降兵,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他们动作依旧生疏,但已能连贯翻土。
“他们种的粮,将来要养我们的兵,护我们的寨。”李震走到他身旁,语重心长地说道。
李忠叹了口气,回忆起往事,说道:“我儿死时,没人管他是贼是民。如今我能活下来,是因为有人肯给一口饭。”他顿了顿,接着说,“若这田真能长出安稳日子,我也不该拦着。”
“三月后,”李震望着远处山脊,眼神充满憧憬,“无论官府是否授名,李家坳自立农会,统田、统工、统防。你来当首事,如何?”
李忠愣住,嘴唇微动,心中既惊喜又有些忐忑,终是重重点头。
当晚,月光洒在书房的窗棂上,李瑶在书房翻开台账末页,取出炭笔,认真地画下五村草图。她以李家坳为中心,用红线连向北岭、石堰、双河、柳塘四村,在每村旁仔细标注“粮余”“缺工”“多老弱”“有械损”。最后,她在图下方写下:“联防非一时之策,乃存续之基。”
苏婉在新屋窗下展开一卷粗布,将“李家坳”三字绣于中央。针线细密,墨黑字迹沉稳有力。她停针片刻,望向布角空白处,心中想着未来,未再落针。
三日后,阳光明媚,李震召集众人于祠堂前。
“从今日起,凡我治下之民,不分来历,皆可入农会。”他声音不高,却传至每个人耳中,“田由会统,工由会调,防由会管。三月之后,若官府不授巡检之名,我们自授。”
李骁站在石台边缘,手按刀柄,目光锐利地扫过人群。那些曾为流寇的人低头肃立,脸上再无茫然,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神情。
李瑶合上台账,抬头望向官道方向,心中充满期待。
一骑快马正从远处疾驰而来,扬尘未起,蹄声已近。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