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澳洲陪了郭靖些日子,华筝回来时,我们还见过几面,今日才刚回古墓。”
彭君看着她,目光灼热。
这些日子琐事缠身,他与黄蓉已有许久未见。
黄萱见父母神色亲昵,便懂事地说要去院子里玩,一溜烟跑开了。
待黄萱走远,彭君上前一步,将黄蓉紧紧抱在怀里。
黄蓉也不挣扎,反手搂住他的腰,轻声道:“我听说你要去川蜀?”
“嗯,很快就出发。” 彭君低头,在她耳边低语,“趁现在有时间,我们好好聊聊。”
说着,便牵着黄蓉的手,朝着自己的屋子走去。
古墓内静悄悄的,只有路灯在风中摇曳,映着两人相依的身影,满是温情。
彭君住处的电灯终于在第七日清晨熄灭。
彭君指尖划过黄蓉鬓边垂落的发丝,将人往怀中又紧了紧 —— 这几日的温存,像是要把前番分离的时光都补回来。
可帐外的晨光已漫过石阶,川蜀的战事容不得再多耽搁。
他轻拍黄蓉的背,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该叫孙不二来了。”
不多时,孙不二便一身玄色道袍立在厅中,周身自带全真教的肃杀之气。
她见彭君与黄蓉并肩而立,虽未多言,眼中却闪过一丝了然。
“孙掌教,全真教此番可调派多少人手?粮草与火器是否齐备?”
彭君率先开口,指尖已按在桌案的川蜀地形图上。
孙不二躬身回话,语气沉稳:“回先生,教中五百精锐弟子已在临安城外集结,另有三千俗家弟子从各地赶来,合计三千五百人,军伍六十余万。”
“粮草按三月用量筹备,铠甲羽箭皆是新铸,连火器所需的火药丹丸,也按先生先前的吩咐,分三批运到了吉安、襄阳两处囤粮点,半点未差。”
黄蓉在一旁补充:“我已让人核查过,火药纯度比上次提升了两成,射程能再远五十步。只是蜀道艰险,陆路运输恐需多派人手护送。”
三人围着地图商议半日光景,终定下计策:全真教主力由孙不二亲自率领,从吉安开始征伐,沿陆路西进拿下汉中,将川蜀北大门彻底封死。
另派一千弟子随岳春水军溯长江而上,直取渝城,堵住川蜀东向的通道。
“至于大理方向的蒙元援兵,” 彭君指尖点向粤地,
“郭破虏回临安带回消息,文天祥将率部在粤地边境布阵佯攻,定能牵制住那些鞑靼兵,让他们腾不出手北上。”
约定三日后各自出发,孙不二却未即刻离去。
当窗外的夜色慢慢黑下来时,彭君看着眼前两位女子,心中了然 —— 国事已了,剩下的便是他欠她们的温存。
这一夜,古墓的寂静被软语打破,直至天快亮时,才终于归于平静。
出发那日,彭君和黄萱站在官道边,
而不远处,黄蓉翻身上马,与孙不二并辔而立,回头看向彭君怀中的黄萱,眼底带着几分不舍:
“萱儿,跟着你爹爹要听话,莫要调皮。”
黄萱却搂着彭君的脖子,脆声回道:“娘放心,我跟着爹爹去打坏人,比在你身边学算术有趣多啦!”
彭君笑着拍了拍女儿的背,对黄蓉道:“路上小心,汉中地势复杂,若遇险阻,即刻传信给我。”
黄蓉点头应下,随即与孙不二率领队伍扬尘而去。
彭君则带着黄萱前往襄阳,与岳春的水军汇合。
此时的元庭已得知彭君要取川蜀的消息,在渝城、汉中布下了重兵 —— 川渝乃是元廷南方的粮仓与兵源地,一旦失守,长江以南便再无屏障。
可当岳春的水军将新制的火炮架上战船,蒙元士兵便知这场仗早已不是一个量级。
火炮轰鸣着炸开渝城的城门,硝烟弥漫中,全真教弟子与水军士兵并肩冲锋,那些曾不可一世的蒙元骑兵,在火器的威力下节节败退。
不过三日,渝城便被拿下;与此同时,孙不二也传来捷报,汉中全境已被收复,川蜀的北、东两门尽在掌控。
可顺利的局面并未持续太久。待彭君率水军沿嘉陵江进入蜀地腹地时,才真正体会到 “蜀道难” 的滋味。
水路虽能通行,却多暗礁险滩,船只行进缓慢;而黄蓉与孙不二的陆路队伍更是艰难,栈道年久失修,蒙元士兵又在险要处设下埋伏,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黄萱看着父亲整日对着地图皱眉,便拉着他的手撒娇:“爹爹,我们是不是打不过坏人了?”
彭君蹲下身,指着远处的山峦:“萱儿你看,那些山后面住着很多汉人百姓,他们被元人欺负了很久,我们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了。”
或许是天道意志所为,几日后,彭君收到了一封来自川蜀本地豪强的密信。
信中说,这些豪强世代居住在川蜀,元庭统治期间横征暴敛,早已让他们心生不满,如今见彭君大军前来,愿提供粮草、向导,助大宋光复故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