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接下来的剧情内容:
第三十三章 扦插新技,福祸相倚路漫长
那几株意外萌发的铁豆新苗,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瞬间照亮了李薇因母本受损而阴郁的心情。她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这奇迹般现象的研究中。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几株新苗与其他植株隔离,精心照料,记录下每一天的生长变化。同时,她立刻着手进行重复试验。她选取了不同生长阶段的优化铁豆枝条,尝试用不同的基质、湿度、甚至尝试使用一些自制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利用发酵豆渣等物提炼)进行扦插实验。
失败是常态。大多数枝条都枯萎了。但李薇毫不气馁,不断调整方法。她回忆起前世零星了解的植物激素和扦插原理,虽然缺乏现代试剂,但她尝试用柳树枝泡水(含水杨酸)、蜂蜜、甚至极稀浓度的白酒来处理切口,观察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失败,她终于找到了相对稳定的方法:选取半木质化的健壮枝条,用柳枝水浸泡基部,扦插于疏松透气、保持一定湿度的沙质土壤中,置于半阴环境下,成活率竟能达到三四成!
虽然远不如种子繁殖高效,但这意味着,优选的母本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得以保留和快速扩繁!这打破了豆科作物育种的传统认知,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当第一株扦插苗确认生根成活时,李薇激动得热泪盈眶。张富贵和雷骏等人虽然不完全理解这项技术的全部意义,但看到李薇如此兴奋,也知道工坊定然又有了不得的进展。
李薇立刻将这项技术列为工坊最高机密,只在最核心的几人中知晓,并由她亲自负责在秘密试验田进行小规模应用,快速恢复和扩繁那些珍贵的优化母本。
然而,就在李薇沉浸在技术突破的喜悦中时,外界并未因皇商样本的送走而平静。
首先是一些微妙的变化。清水镇乃至县里的官员、士绅,对张氏工坊的态度变得更加热情,甚至带着几分巴结。显然,“可能成为皇商”这块金字招牌,带来了巨大的无形影响力。各种宴请、拜访络绎不绝,让负责对外联络的张建国都有些应接不暇,虽然疲累,却也让他重新找到了些往日的风光感觉。
李薇对此保持着清醒的警惕,吩咐张建国一切按照章程办,不卑不亢,礼数周到即可,绝不轻易承诺什么,更不收受重礼,以免授人以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一日,一位不速之客再次来访。来的竟是之前被李薇“李代桃僵”之计糊弄过去的刘郎中身边的那位王太医!他只带了一个小药童,打扮得像是个寻常老先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工坊门口。
李薇得到通报,心中猛地一凛。皇商的人去而复返,绝非好事!
她连忙将王太医请入内室,屏退左右。
王太医坐下后,并未寒暄,而是目光锐利地盯着李薇,开门见山:“张东家,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上次那‘紫云珠’和‘龙凤酱油’,确是世间罕有的美味。但老夫回去后细细思量,总觉得其中似乎少了点什么。尤其是那豆种,品相虽佳,活性却似乎……过于‘沉稳’了。还有那药膳包,香气扑鼻,但于气血调和之根本,似乎并未超出寻常优等补品的范畴。”
李薇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背后冷汗涔涔。果然瞒不过真正的行家!这位王太医,怕是起了疑心!
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和敬佩:“太医大人明察秋毫,民妇……民妇实在惶恐。不敢隐瞒大人,那‘紫云珠’豆种与特供制品,确是民妇倾尽所能所能达到的极致。或许……或许是民妇技艺浅薄,未能完全发掘此物潜能,有负大人期望。”她以退为进,将问题归咎于自身能力有限。
王太医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笑了笑,笑容却有些意味深长:“张东家过谦了。能做出那般风味,已是巧夺天工。老夫并非苛责,只是好奇罢了。毕竟,能入皇家之眼的东西,总得弄个明白透彻,你说是吗?”
他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况且,百草堂那边,似乎对贵工坊……依旧关切得很啊。”他轻轻点了一句,暗示百草堂并未放弃,仍在暗中施压或窥探。
李薇立刻明白了王太医此行的真正目的——他并非完全看破了“李代桃僵”之计,而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怀疑,再加上可能受到了百草堂的某种影响或请托,前来进一步试探和施压,或许还想从中分一杯羹(比如获取真正核心的秘密)。
“民妇愚钝,全赖大人点拨。”李薇心中急转,知道不能再一味装傻,必须给出一点“真东西”才能稳住对方,但又绝不能交出核心。
她咬咬牙,仿佛下定了很大决心般说道:“大人既然问起,民妇也不敢再完全隐瞒。此物潜能,民妇确实仍在摸索之中。近期……近期偶得一法,或能小幅提升其活性与效力,只是极不稳定,十难成一,耗资巨大,故而未敢列入贡品之列。若大人有兴趣,民妇可将一些初步的……嗯,‘凝露’(她临时想出的名字,指代那些试验中的植物生长促进剂或一些提取物),赠予大人品鉴一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