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薇目光灼灼,“春芳姐回去当厂长,负责生产和质量。建军兄弟懂机械,负责维护缝纫设备和原材料采购运输。秀兰姐负责县城的销售和对接单位客户。我负责设计和总体管理。咱们兵分几路,才能把这盘棋下活!”
她的话条理清晰,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那……那钱呢?厂房、添机器、请人……哪都要钱!”张强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
“贷款!”李薇斩钉截铁,“我用展销会的荣誉和这些订单合同去信用社谈!再加上咱们这铺子抵押!一定能行!”
王建军第一个表态:“嫂子,我没问题!车卖了都行!” 春芳也激动地点头:“薇妹子,李家坳的姐妹们都等着呢!你放心,质量我拿命担保!”
赵婶擦着眼角:“好……好……孩子们都有出息了……”
张强看着斗志昂扬的众人,胸中也涌起一股豪情,重重点头:“干!媳妇,我听你的!”
说干就干。李薇雷厉风行,跑贷款、租厂房(租下了镇郊一个废弃的粮站仓库)、买机器(通过王建军的关系买了十台二手的工业缝纫机)、招工人(优先招聘李家坳和周边村子手巧困难的妇女)……她忙得脚不沾地,人瘦了一圈,但眼睛却亮得惊人。
“薇草服装加工厂”的牌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正式挂上了粮站仓库斑驳的大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引来了无数看热闹的村民。看着宽敞的厂房、崭新的机器和几十个穿着统一围裙、紧张又兴奋的女工,人们眼神复杂,有羡慕,有怀疑,也有由衷的敬佩。
李薇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一切,恍如隔梦。从李家坳那个受气的小媳妇,到青石镇独当一面的个体户,再到如今拥有一个小加工厂的负责人,这条路,她走得鲜血淋漓,却也走得踏踏实实。
然而,就在“薇草”蒸蒸日上之时,两封几乎同时到来的信,再次打破了平静。
一封来自南方。是张强那个多年未见、几乎断了联系的堂叔。信里说,他在南边特区开了个小电子厂,急需可靠的人手帮忙管理,听说张强现在能干事了,邀请他南下发展,待遇丰厚。
另一封,来自北方。是李薇娘家辗转托人带来的。信里说,她那个早年嫁到邻省、几乎失联的姐姐病重,丈夫早逝,留下一个半大的儿子无人照料,希望李薇能过去搭把手,或者把孩子接过来……
两封信,像两道岔路,突兀地横亘在这个刚刚看到希望的家庭面前。
张强捏着南方来的信,手指微微颤抖。特区!电子厂! manager!这些词汇对他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来说,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和未知的吸引力。他偷偷看了一眼李薇,心里天人交战。去吧,意味着离开熟悉的家乡,离开刚刚起步的“薇草”,离开妻女,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搏一个也许更好的前程。不去吧,这机会千载难逢,而且……而且他内心深处,是否也存着一丝想要证明自己、而非永远活在妻子光环下的念头?
李薇则看着北方来的信,心沉了下去。姐姐……那个记忆里温柔却命苦的姐姐。她不能不管。可是,去北方?孩子接过来?现在的“薇草”刚刚起步,千头万绪,她如何能走得开?妞妞又怎么办?
夜晚,夫妻两人躺在床上,却都没有睡着。中间隔着熟睡的妞妞,空气沉默得令人窒息。
“南边……信上说的……挺好的。”张强终于忍不住,声音干涩地开口,带着试探。
李薇沉默了很久,才轻轻“嗯”了一声。
“姐那边……也不能不管。”她又低声道。
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
“薇草厂刚起来……”张强的声音有些艰难。
“我知道。”李薇打断他,翻了个身,背对着他,“睡吧,明天再说。”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她单薄的脊背上和僵硬不变的左肩上。张强看着妻子的背影,心里像堵了一团湿棉花,闷得难受。他知道,无论怎么选,都意味着分离和艰难。
而这个刚刚凝聚起来的、历经磨难的家,似乎又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亲情、事业、梦想与现实的艰难抉择。
野草蔓延生长,却终究要决定,是深深扎根于脚下的土地,还是顺着风,去探索更遥远的未知。李薇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在这一刻,迎来了最复杂、最沉重的考验。
夜,深沉。身边的妞妞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小手无意识地抓着李薇的衣角。张强在另一侧辗转反侧,粗重的呼吸暴露着他内心的激烈挣扎。两封信像两块灼热的炭,烫在夫妻俩的心上。
南下特区?北上探亲?
陌生的机遇?沉甸的责任?
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完整?
空气凝滞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李薇睁着眼,望着黑暗中模糊的屋顶椽子,左肩的旧伤在潮湿的夜里隐隐作痛,仿佛在提醒她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