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皇宫的太极殿里,忽必烈的龙案上摊着两份急报。左手边是阿剌罕的请罪书,右手边是昔里吉在漠北称帝的檄文。老皇帝捏着玉镇纸的手青筋暴起,殿外传来喇嘛们昼夜不停的诵经声——那是巴思八为他祈福延寿的法事。
"朕给了阿剌罕十万大军,他居然连个小小的潜龙寨都拿不下!"忽必烈将奏报摔在地上,"还有昔里吉那个逆子,居然敢自称大汗!"
巴思八跪在龙案前,袈裟上金线绣的八宝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陛下息怒。贫僧已派丹增活佛南下,定让那赵昺不得好死。"
忽必烈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太监赶紧捧上参汤。老皇帝挥手让众人退下,独留巴思八在殿内:"国师,朕自知大限将至。"他望着殿外如血的残阳,"可朕放心不下这万里江山......"
巴思八垂首:"陛下春秋正盛,定能......"
"朕要你立誓。"忽必烈抓住他的手腕,"若朕龙御归天,你须辅佐铁穆耳登位,绝不能让昔里吉那逆子得逞。"
巴思八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想起丹增传回的密报——赵昺在闽地推行"新制",竟让畲族与汉人同食同耕,这简直是对"贵贱有别"的蒙古法统的公然践踏。他低头看着忽必烈枯瘦的手,忽然意识到,这或许是改变天下格局的最后机会。
"贫僧......遵旨。"巴思八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音。
与此同时,闽地的潜龙寨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阿剌罕的败军带来了元廷的最新动向:忽必烈病重,铁穆耳与甘麻剌的夺嫡之争已到白热化。赵昺站在闽江边上,看着江面上漂浮的蒙古战旗碎片,忽然想起历史课本上的"崖山海战"——那是南宋最后的尊严,也是汉人第一次完全沦为亡国奴。
"公子,元军的细作越来越猖獗了。"林啸递上一份密报,"邵武的粮道昨夜被劫,押运的三百石稻谷被烧得精光。"
蓝珠握紧腰间的刀:"会不会是钱穆的余孽干的?"
赵昺摇头:"钱穆已死,但江南士族的根基还在。他们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一有机会就会发芽。"他忽然转身看向张勇,"你上次说方国珍的船队在琉球群岛发现了倭国商人?"
张勇点头:"他们带来了硫磺和硝石,不过要价很高。"
"去跟他们交易。"赵昺的目光投向更远的东方,"顺便带些'凤凰灯'去——告诉倭国商人,这是能照亮黑夜的神灯。"
蓝珠愕然:"公子是想......"
"我们需要更多盟友。"赵昺轻声说,"当年张世杰将军就曾联络过占城国,如今我们为何不能放眼海外?"
就在这时,一名畲族斥候匆匆跑来:"蓝统领!建宁以北的官道上发现大队蒙古骑兵,打着甘麻剌的旗号!"
张勇脸色骤变:"甘麻剌不是在大都跟铁穆耳争位吗?怎么会突然率军南下?"
赵昺沉思片刻,忽然一笑:"这是元廷的连环计。阿剌罕败退后,忽必烈故意让甘麻剌南下,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想借我们的手削弱铁穆耳的势力。"
蓝珠皱眉:"那我们该怎么办?"
"将计就计。"赵昺转身走向议事厅,"派人给甘麻剌送封信,就说潜龙寨愿助他争夺汗位,条件是......"
他忽然停住,目光落在案头陆秀夫的遗书上。那些褪色的字迹突然变得清晰:"复宋未必在朕,而在民心。"
"条件是,甘麻剌必须承认闽地自治,永不征粮征税。"赵昺的声音坚定如铁,"并且,允许闽地百姓自由选择是否剃发易服。"
张勇倒吸一口凉气:"这......这可是要与整个蒙古帝国为敌啊!"
"不。"赵昺摇头,"这是要给天下人看——蒙古人的规矩,并非不可打破。"
深夜的潜龙寨灯火通明。赵昺独自坐在密室里,面前摊开着现代带来的《元史》。他的手指划过"至元二十四年,昔里吉叛"的记载,忽然意识到,历史的齿轮已经开始偏移。
"如果昔里吉提前叛乱,忽必烈会不会......"他喃喃自语,忽然听到窗外传来猫头鹰的叫声。
那是天地会的暗号。赵昺打开窗户,林啸的身影如鬼魅般闪入:"公子,大都传来急报——忽必烈已立铁穆耳为皇太子,巴思八暗中支持甘麻剌,双方的人马在居庸关对峙!"
赵昺的瞳孔微微收缩。他忽然想起巴思八在崖山之战后写的《彰所知论》,里面将蒙古帝国的统治神圣化,视汉人为"南蛮"。这种思想,与他推行的"新制"格格不入。
"传我的命令。"赵昺忽然起身,"将所有的硫磺硝石运往畲族山寨,让蓝飞虎连夜打造'神火飞鸦'。"他又看向林啸,"让天地会的兄弟在江南散布消息,就说甘麻剌与潜龙寨结盟,要推行'汉地自治'。"
林啸愕然:"这......会引起蒙古诸王的恐慌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