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的余烬在晨风中泛起火星,潜龙寨的天刚蒙蒙亮,洞内已响起叮叮当当的敲击声——王老铁带着铁坊的工匠们,正用昨夜缴获的元军废铁锻打石钉,准备加固洞口那道塌了半截的矮墙。
“把石缝都填上铁榫,再浇上 molten iron(铁水),就算冲车再撞,也得崩掉层皮!”王老铁光着膀子,额上的汗珠砸在烧红的铁坯上,“滋滋”冒起白烟。他儿子王小石头蹲在一旁,手里拿着赵昺画的“加固图纸”,时不时指着墙基提醒:“爹,这里得加道横木,殿下说这样能扛住冲击力。”
赵昺沿着洞窟中层的通道缓步走着,脚下的石板还沾着昨夜的血迹——已被妇女们用草木灰擦去大半,只留下淡淡的褐色印记。他停在医馆门口,透过竹帘看见蓝珠正给阿吉换药,阿吉手臂上的刀伤深可见骨,却还咧着嘴笑:“蓝珠姑娘,你这草药真管用,今早起来胳膊都能抬了,再过两天,保管能拉弓!”
“别逞能,伤口没长好前,不准碰弓箭。”蓝珠的声音带着嗔怪,手里的绷带却缠得格外仔细。她抬头瞥见竹帘外的赵昺,起身掀帘走出:“殿下,昨夜受伤的弟兄们都换了药,重伤的三个还在发热,不过用了降温的草药,烧已经退了些。”
“辛苦你了。”赵昺点头,目光落在医馆墙角——那里堆着不少晒干的草药,有畲族山里采的止血草,也有村民们从山下挖来的柴胡,“药材还够吗?”
“暂时够,但要是再来一场大战,怕是撑不住。”蓝珠眉头微蹙,“我让畲族的猎手今天再去山里采些,不过最近元军在山外围巡逻,得绕远路。”
两人正说着,林啸匆匆从通道那头赶来,一身黑衣上还沾着露水,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他走到赵昺身边,压低声音:“殿下,细作传回消息了——伯颜昨夜就带了几名亲卫回临安,临走前留话给阿剌罕,让他守着武夷山外围,等大汗派来援军,就把潜龙寨团团围住,困死咱们。”
赵昺的脚步顿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鱼形玉符——那是王德临终前塞给他的,此刻玉符的棱角已被磨得光滑。“忽必烈会派多少人来?”
“细作没探到具体数目,但听说伯颜在临安递了‘血本奏’,说咱们是‘江南最大匪患’,请求调中路军的骑兵来。”林啸的声音更沉,“中路军的骑兵都是蒙古精锐,善奔袭,要是真来了,咱们这山路的优势就小了。”
赵昺转身走向军事区,张勇和蓝飞虎正围着一张武夷山地形图讨论——图上用炭笔标着元军的布防点,还有几条用红笔勾勒的小道。“伯颜要搬救兵,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他指着图上的“鹰嘴峰西侧峡谷”,“这里是元军巡逻的薄弱处,蓝飞虎,你再带些猎手,从这里绕出去,联系泉州的赛义德,让他尽快送一批硫磺和药材来,就说之前的细布可以多给三成。”
“好!我这就去准备!”蓝飞虎攥紧腰间的弯刀,转身就要召集人手。
“等等。”赵昺叫住他,“让林啸派两个天地会的弟兄跟你走,他们熟悉泉州的路线,也懂元军的盘查规矩,能省些麻烦。”
蓝飞虎应声离去后,张勇指着图上的潜龙寨核心区域:“殿下,要是元军真的围山,咱们的粮草最多撑一个月。梯田里的占城稻刚抽穗,还得两个月才能收,要不要让村民们再种些速生的粟米?”
“要种,但不能在寨里种。”赵昺摇头,“元军要是看到炊烟多了,会猜到咱们的存粮情况。让村民们在山后的隐蔽山谷里开垦小块荒地,分批种,别让人发现。”
陆仲远这时抱着一叠账簿走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比往日多了些温和:“殿下,昨夜的战利品清点好了——缴获元军弓箭三百副、弯刀五十把,还有二十石粮食,都入库了。另外,寨里的存粮统计也出来了,按现在的消耗,加上新种的粟米,撑到稻子成熟没问题,但要是被围超过三个月,就难了。”
赵昺接过账簿,指尖扫过上面的数字——那是陆仲远用小楷写的,一笔一划格外工整。他忽然想起往日陆仲远总念叨“祖制”,如今却主动帮着管粮草,甚至会跟着青壮们一起搬石头加固城墙,不由得开口:“陆长史,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陆仲远愣了愣,随即躬身道:“臣是潜龙寨的一员,守寨本就是分内之事。先前臣固执己见,险些误了大事,如今才明白,殿下说的‘聚则强’,才是咱们能守住这里的根本。”
赵昺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再多说——有些转变,不必挂在嘴上,行动自会证明。
午后,阳光透过洞窟的缝隙洒下,照在洞内的学堂里。几个流民子弟正跟着识字的士兵念《简易算术》,“一五得五,二五一十”的声音清脆响亮。赵昺路过时,瞥见一个扎着小辫的孩童,正用木炭在石板上画着昨夜的战斗——画里的元军被石头砸得东倒西歪,潜龙寨的人举着刀站在城墙上,头顶还画了个圆圆的太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