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名阿骨派了八个懂垒堰的牧民,跟着慕容烈去吐谷浑:“俺们党项人修过贺兰山的水坝,导流堰的活俺们熟,帮你们垒好堰体再回来!”陈老根也让两个老把式随麴智盛去高昌:“俺们教你们编荫棚、挖储水坑,保准稻种能熬过酷暑!”
出发那天,慕容烈和麴智盛捧着装稻种的布包,手里还攥着王铁蛋画的图纸——慕容烈的图纸上画着分级导流堰的排布,麴智盛的图纸上标着荫棚与储水坑的距离。“殿下放心!俺们一定种活稻子,等今年秋收,就给兴州送新米和青稞酒!”慕容烈挥着狐毛袍喊。麴智盛也点头:“俺们还要在火焰山脚下种满葡萄藤荫棚,让酷热地里也能长出稻田!”
两人的身影消失在河谷尽头时,林啸又递来一封书信,笑着说:“殿下,河西的匈奴别部和辽东的靺鞨部落,也派人捎信来,说听说吐谷浑、高昌求到了稻种,想来学种稻的法子,还说要带自家的奶酪和人参当谢礼!”
赵昺站在沉淀池边,看着刚化冻的雪水顺着沙砾层慢慢渗滤,阳光洒在陶瓮的稻种上,泛着温暖的金辉。他知道,兴州的稻种早已跨越了雪山与火焰山——从贺兰山的盐滩,到祁连河谷、火焰山脚下,再到更远的河西、辽东,它从来不是一粒普通的种子:是吐谷浑导流堰上的石头,是高昌荫棚下的葡萄藤,是各族百姓手手相传的信任,是天下同心的火种。
而这复国的大卷,正随着稻种的脚步,在越来越多的土地上,写下“抗涝耐热、水旱无忧、各族共荣”的新篇。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