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名阿骨派了五个懂挖沟的牧民,跟着阿珠去岭南:“俺们党项人修过贺兰山的水渠,垄沟的活俺们熟,帮你们搭好竹排垄再回来!”陈老根也让两个老把式随阿朵去黔中:“俺们教你们垒石坎、铺竹管,保准梯田能存住水!”
出发那天,阿珠和阿朵捧着装稻种的布包,手里还攥着王铁蛋画的图纸——阿珠的图纸上画着垄沟与艾草的排布,阿朵的图纸上标着石坎梯田的高度。“殿下放心!俺们一定种活稻子,等明年梅雨季过了,就给兴州送新米和荔枝!”阿珠挥着木棉花短衫喊。阿朵也点头:“俺们还要在雷公山的半坡上垒满石坎,让梯田从山脚连到山顶!”
两人的身影消失在盐滩尽头时,林啸又递来一封书信,笑着说:“殿下,琼州的黎人部落和滇西的傣族部落,也派人捎信来,说听说俚人、苗寨求到了稻种,想来学种稻的法子,还说要带自家的黎锦和竹筒饭当谢礼!”
赵昺站在晒谷场边,看着阳光洒在金黄的新米上,风里满是米香与艾草的清香。他知道,兴州的稻种早已跨越了江河山川——从贺兰山的盐滩,到岭南的滩涂、黔中的半坡,再到更远的琼州、滇西,它从来不是一粒普通的种子:是俚人滩涂边的艾草香,是苗寨石坎上的银簪光,是各族百姓手手相传的信任,是天下同心的火种。
而这复国的大卷,正随着稻种的脚步,在越来越多的土地上,写下“各族共耕、瘴消旱解、岁岁丰登”的新篇。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