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日,泉州传来消息——三艘倭寇船又来骚扰,张勇带着新福船和两艘旧福船出海迎敌。赵昺立刻赶去泉州,站在码头的了望塔上等着消息。
傍晚时分,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船影——是张勇的船队!新福船走在最前面,船帆上还挂着缴获的倭寇旗帜。张勇跳上岸,兴奋地喊道:“殿下!赢了!新船太快了,逆风也能追,咱们把倭寇的船包抄了,沉了一艘,俘了两艘,还抓了三十多个倭寇!”
渔民们围上来,看着新福船上的战利品,欢呼雀跃。一个老渔民拉着赵昺的手,老泪纵横:“殿下,俺们渔民终于能安稳出海了!您是俺们的救命恩人啊!”
赵昺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刚穿越时的绝望——那时他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如今却能护住一海的百姓。他的双重灵魂,早已不再挣扎——现代的知识不是“异类”,古代的民心也不是“负担”,两者拧在一起,就是他在这个时代最坚实的根。
当晚,泉州港燃起了篝火,渔民们杀了刚捕的鱼,工匠们拿出新酿的酒,士兵们唱起了战歌。赵昺坐在篝火边,看着孩子们围着新福船跑,听着大人们谈着明年的收成,心里忽然明白:所谓“立足”,不是要当多大的官、占多大的地,是要让身边的人能笑着过日子,能有盼头。
这时,刘伯温走过来,递上一封密信:“殿下,漠南传来消息,朵儿只被铁穆耳治了罪,贬去了西域;但察合台汗国又和窝阔台的后人联络,似有联合之意。咱们还得早做准备。”
赵昺接过密信,看完后轻轻放在一边。他抬头望着海上的月亮,月光洒在新福船上,泛着银辉。“是啊,还得准备,”他轻声道,“但只要咱们江南安稳,河套同心,再大的风浪,也能扛过去。”
刘伯温点头,看着篝火边的人群:“殿下,您看,这就是民心。有了民心,就什么都不怕了。”
赵昺笑了,拿起一块麦饼咬了一口——是阿珠做的,带着麦香和海的味道。他知道,前路或许还有战争,还有矛盾,但只要这篝火不熄,这民心不散,他就有底气走下去。
第二天一早,赵昺又去了船坞——陈老木和工匠们已经开始改第二艘新福船了,王铁蛋正拿着图纸,给年轻工匠讲龙骨的造法。学堂里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码头边渔民们正忙着装货,泉州港的一天,又在安稳和希望中开始了。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