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剑山军制森严如铁律,六军分镇天地四极:
黑熊军坐镇雄城,战甲映寒月,似洪荒巨熊镇守山河;天狼卫戍守绝塞,霜刃映雪光,若孤狼啸月锁边关;玄武军盘踞中枢,重盾连城如龟甲负图,固守天地灵脉。
白虎军扼守天峡,战戟如林,恰似凶虎踞涧啸动千峰;青龙军剑鸣九霄,青锋所指云霞裂,尽是昂藏剑魄;朱雀军火羽凌霄,赤焰过处山河燃,皆为巾帼剑魂。
这明日的笔试于早八启幕,至午时方休。
后日举行的武考——即问剑大典,会场在湍急的剑河之上。
剑河自西向东奔流不息,河面最开阔处,五座浮石台凌空悬于激流之上,其中四方石台以碗口粗的铁索与两岸相连,随波起伏。
唯独中间那座最为宏伟的石台,不借外力,凭空悬浮于湍流之上,一方千斤巨鼎镇守中心。
大典考核看似简明:考生登台,演武便是。
然其中深意,正是王伯光苦心琢磨武学演绎之道的缘由。
须知这浮台随波晃动,既要稳如磐石,又需灵动如燕,一招一式间尽显武者底蕴。
能跻身问剑大典者,无不是各地精英。剑山的基础功法,在他们手中早已炉火纯青。若仅演示寻常招式,无独到见解,断难脱颖而出。
须知诸位评判可是剑修剑豪,寻常把式岂能入其法眼?
王氏兄弟出身豪门,自有家传绝学可供选择。
反观刘苏,所学皆为剑山功法,虽已臻至化境,但在此等场合,反倒显得相形见绌了。
六月三十,风朗气清。
往昔分堂而考的旧制今朝尽改,考试的地点乃是一个大会堂。
入场时分,人群间有一道孤绝身影,瞩目万分。
其人肌肤如雪,肩若削成,腰如约素,通体线条流畅如游鱼,正是剑城双娇之一——甘霸。但见他眉目如画,顾盼生辉,一袭白衣胜雪,端的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而最后入场的是一名五旬老者。
有学子认出了他——剑师辜独,南滇封地主理人。
能令辜独亲临考场的,唯有一事:本届学子,当由这位百年未收徒的南天剑闸亲自执掌。
那老者漫不经心地一挥袖,一张藤编躺椅便凭空出现在台前。整个人往躺椅里一陷,转眼便响起了均匀的鼾声。
学子面面相觑,瞠目结舌,全然不知这唱的是哪一出。
就在距离大考开始尚有百余息光景之际,众考生案头忽有白光闪现,一套素白试卷凭空而现。
与此同时,一道温润如玉的嗓音在考场内悠然响起:“诸生,开卷。”
墨锋轻点纸面,乌黑的字迹便如春蚕吐丝般徐徐显现。更令人称奇的是,卷首竟破天荒地缀着一段前言:
汝可识得本心?可知性情真貌?或自以为知,实则雾里看花。此番笔墨,当为君照见心镜。
待读完这段玄机暗藏的文字,众学子眉间皆蹙起疑云。
待细看下去,那试题形制更是闻所未闻——莫说强盛如大秦,便是伯仲之间的云梦泽,乃至汗牛充栋的典籍之中,也寻不着这般古怪的考题踪影。
题一:独处时光
当你独自在家时,更倾向于如何安排时间?
甲:在文字世界中探索知识与故事
乙:通过武术或运动锻炼身心
丙:烹饪美食或制作手工艺品
丁:享受悠闲的休息时光
戊:___
题二:社交风格
在社交场合中,你通常的表现是?
甲:热情主动地开启对话
乙:保持礼貌但等待他人先开口
丙:只与熟悉的朋友自然交谈
丁:更倾向于独处避免社交
戊:___
……
考场内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滞感。那些平日里笔走龙蛇的学霸们此刻都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九年积累的知识体系,竟与眼前这份考卷毫不相干。
往日的填空题检验的是学识厚度,解答题考验的是辩证思维,而如今这些似是而非的题目,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特别是那令人玩味的第五选项“戊”,仿佛在暗示:当既定选项都不合适时,是否该自己创造答案?
往年的考场此刻早已是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沙沙声,如今却静得能听见监考老师在讲台上的鼾声。
约莫过了几十个呼吸,突然响起的落笔声如惊雷般打破了沉寂。
苏长歌——那位人称“二十三小爷”的纨绔,竟是第一个动笔的。
他漫不经心地在第一题做出了选择——丁,笔尖与纸面接触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察觉到四周投来的目光,他微微一顿,余光扫过身旁的诧异,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继续作答。
这个信号像投入静水的石子。
紧接着,整个考场的学子们如梦初醒般,陆续提笔作答。笔尖划破考卷的声响渐渐连成一片,宛如春蚕食叶,却又带着几分仓促与犹疑。
王伯光盯着考卷,眉头微蹙。
这些题目在他眼中仿佛蒙着一层薄雾,字字分明却又意犹未尽。他反复咀嚼着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裂隙,总觉得答案里少了些什么。
诸如横在眼前这道题:“你更倾向于——”
下方罗列着四个选项:
甲,随遇而安,适应环境;
乙,比较喜欢按部就班;
丙,寻求新的体验和刺激;
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原则。
他最终在第一个选项前画了圈,墨迹洇开时却带着迟疑。
看向下一道题目:“当别人对你有意见时,你通常会——”
备选答案整齐排列如士兵方阵:
甲,努力理解对方的立场;
乙,看待对方的反馈;
丙,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丁,坚持自己的观点。
戊,___
王伯光的笔悬在半空,突然重重落下,在末选项旁的空白处洇出一片深蓝的海洋:
“首先保持心态平和。”他的笔尖开始起舞,字迹如溪流般蜿蜒开来:“不急于对抗或解释,让开阔的胸襟成为沟通的基石。”
“将矛盾分解为理性与情感,确认具体行为的影响,体察对方感受,复述诉求以确保理解。”停顿片刻,又继续奔涌:“若是在乎之人,便剖白心迹消除误会;若是无关之辈,不妨如风过疏竹……”
喜欢虎学:从斑纹到王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虎学:从斑纹到王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