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从2002年开始,大陆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伪黄金期”。
钱突然多了,项目突然多了,各种号称“史诗巨制”的电影一窝蜂地上马。
张一某、陈恺歌、冯晓钢、徐课全都成了“国家级导演”,一部部电影仿佛肩负着“让世界看到华夏”的使命。
老谋子正是这股浪潮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英雄》《十面埋伏》《黄金甲》,这三部戏几乎承包了当年所有的红地毯。
不管你爱不爱看,他的电影代表了这个年代华夏电影的“国家脸面”。
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李暗在大陆的地位会高到近乎“不可触碰”。
他不仅是导演,更是一个“文化出口”的符号。
《卧虎藏龙》的成功,让上面的人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华夏电影不光是艺术,也可以是文化输出。
李暗在海外的影响力太高了,高到足以抵消审查的严苛。
于是他才能在体制的夹缝中拍出《色戒》这种题材。
别的导演哪怕碰一下,都得被毙。
但李暗可以。
为什么?因为他有同战价值。
说白了——他是这个时代华人在世界电影舞台上最闪亮的“名片”。
只要他不犯政治性错误,艺术上爱怎么折腾都行。
王轩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
他明白,想要在这个行业站上最高点,仅靠国内市场远远不够。
哪怕你在国内拿了多少票房冠军,最终也逃不过一句话:
——“这片子外国人看得懂吗?”
所以,他非得成为国际大导。
不仅是为了名声,更是一种格局的需要。
只有你能输出“文化”,才能真正被尊重。
喜欢华娱从02驻唱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华娱从02驻唱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