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的京城,虽然阳光明媚,但风吹来还是冷的人打颤。街道上落叶在微光中随风旋转。王府井、东单一带的商铺刚开门,几辆红色公交缓缓驶过,尾气与寒风交织。街角的糖炒栗子摊冒着热气,飘散香味。
朝阳区的“新声音像店”门口,玻璃橱窗贴着海报——“王轩全新专辑,今日首发!”。同时还有王轩一张古装和一张现代装帅照。
店内空荡荡,老板老李靠在收银台后打呵欠,心想:如今音像店生意冷清,今天恐怕也不会热闹。
周日,清晨七点,地铁2号线车厢里,林晓紧握零花钱,背着书包,脚尖轻轻点地。十七岁的她,市重点高二文科班学生,性格内向。前一晚她在京城广播电台听到王轩新专辑的主打歌《童话》,旋律直击心底,整夜难眠。
地铁广播响起:“下一站,王府井。”林晓站起身,手背贴着冷冷的扶手,眼中闪着期待。下车后,她沿王府井大街疾步前行。街边小摊散发糖炒栗子、煎饼和烤红薯的香气,风吹得她的发丝微乱。
推开音像店门,门铃清脆响起,她轻声问:“请问……王轩的新专辑到货了吗?”
老李翻箱递给她一张塑封光碟。林晓捧在手里,像握住宝贝,付完钱快步离开。耳机里旋律流淌,她走在晨光里,仿佛整个世界随旋律震动。
回到家,她坐在窗边,阳光穿透窗户洒在课本上,旋律在耳机里温柔流淌。她轻轻合上眼睛,跟着节拍轻轻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兴奋。
京城金融街的办公楼里阳光从玻璃折射进走廊。刘薇快步走向音像店,二十四岁,在外企工作,生活规律而枯燥。楼道里高跟鞋敲击地面清脆,咖啡香从附近咖啡店飘来。
她走进店里,看到林晓刚离开,老李忙着整理货架。刘薇走到专辑架前,手指轻触封面,心中涌起微妙激动。她付完钱,抱着专辑走出店门,风吹起围巾,暗暗想道:“我要做王轩弟弟专辑在朝阳区的第一个购买者,好吧,刚刚经过的女生应该是第一个,那就做第二好了。”
街上行人匆匆而过,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和自行车铃声交错。刘薇顺着长安街慢慢走回办公室,路过王府井百货,橱窗里陈列着冬季衣物,霓虹灯闪烁,映在光碟封面王轩的脸上,反射出微光。
傍晚三里屯,夕阳染红玻璃幕墙。小雅和阿敏几乎同时赶到音像店。她们认出封面上的王轩,眼睛亮了起来。比上一张专辑封面更精致些。
“小雅,王轩终于又发专辑了!”阿敏兴奋地拉着小雅的手,另一只手紧握着《江南》专辑。
小雅笑着回应:“这次绝对不能错过!快看看还有没有!”
她们走到柜台前,与老李确认库存,然后兴奋地拍照上传论坛和BBS。很快,更多年轻人闻讯赶来排队。门口行人停步观看,骑自行车的学生也驻足。从排队的人群来看估摸着八成以上是女生。
阿敏和小雅低声讨论歌词,偶尔手舞足蹈地哼唱。路过的行人忍不住驻足,“这歌手粉丝真多啊!”,街头弥漫着青春气息。
夜色下,京城音乐学院附近路灯泛黄。陈放背着吉他,踩着石板路,手里握着光碟。大三的他,热爱吉他和作曲,前一晚在广播中听到王轩专辑中的《搁浅》片段彻夜难眠。
音像店门口排起长龙,学生、白领、路人混杂。陈放挤进队伍,汗水顺着额角滑下,终于拿到专辑时夜色已深。回到宿舍,他迫不及待插进台式收录机,旋律流淌出来,室友们蜂拥而至,跟着哼唱。镜头拉近陈放的眼神,他满是满足与兴奋——音乐把人心紧紧连在一起。
音像店的热潮,夜幕下,京城街道闪烁霓虹灯,公交车缓缓驶过,尾气在寒风中飘散。音像店内灯光映照橱窗,门口排起长龙。老李忙得满头大汗,电话不断响起,不少顾客问:“还能买吗?能帮我留一张吗?”
他回忆几年前孙南《你快回来》在京城发行的首发日,音像店也排起长龙,销量突破几万张。如今王轩新专辑的首日销量来看,老李推测,一个月肯定能突破五十万。老李的心中涌起久违的激动——音乐的力量再次让城市沸腾。
林晓在学校分享专辑感受,同学们被旋律打动,忍不住轻声哼唱;刘薇在办公室与同事讨论歌词,大家低声附和;小雅和阿敏在论坛上组建粉丝群,分享试听体验、歌词解析、封面拍照心得;陈放在学院宿舍举办试听会,手指在吉他弦上拨动,旋律与光盘同步流淌。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因同一张专辑,生活轨迹交织。音乐像无形丝线,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林晓在音乐中找到宁静,刘薇感受到工作之外慰藉,粉丝女孩们在互动中体会归属感,陈放在激情中燃起创作火花。
夜深,京城街灯闪烁,音像店内依旧热闹。老李靠在柜台后喘着气,看着门外延伸到街角的人群,感慨万千:“又一个财神爷冉冉升起了。”老李决定以后就做王轩的歌迷,至于孙南,抱歉他不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华娱从02驻唱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华娱从02驻唱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