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工程”的样板效应,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开始一圈圈向外扩散。华创的行业销售团队,挟广东“金税”项目成功之威,带着精心制作的案例手册和略显青涩但充满激情的演示,如同播种的农夫,奔波于全国各省市之间。他们陆续拿下了一些地市级的财政管理系统、县级市的工商登记信息化、乃至某个边远省份的社保查询终端等项目订单。这些订单单个体量不大,如同散落的珍珠,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使得公司面向企业及政府(To B)的业务营收占比持续而稳步地提升,逐渐与曾经作为立身之本的传统PC组装和分销业务分庭抗礼,形成了公司内部称之为“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
就在王钦看着财务报表上To B业务那条昂扬向上的曲线,内心稍微松了口气,准备调集更多资源,扩大战果,向更核心、金额更大的国家级项目发起冲击时,真正的、预料之中却又远超预期的挑战,如同海平面上升起的钢铁巨舰,带着压迫性的气势,终于降临了。
那些此前或在观望、或在布局的国际IT巨头们——如蓝色的巨人IBM、创新的HP、迅猛的Compaq,以及已然成长为国内PC龙头的联想、依托北大技术背景的方正等——早已对“金字工程”这块由国家意志催生的、前所未有的巨大蛋糕虎视眈眈。他们之前或许只是小规模试探,如今看到市场已被初步教育和撬动,立刻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全力扑了上来。
这些“巨无霸”对手,实力远超华创之前遇到的任何竞争者。它们品牌影响力巨大,IBM的深蓝标志、HP的创新形象,在客户心目中就是“可靠”与“高端”的代名词;它们营销手段娴熟老辣,拥有遍布全国的、训练有素的销售渠道和关系网络;它们深谙中国政企市场的游戏规则,清楚决策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它们往往能提供从大型机、小型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到终端PC、打印机乃至数据库软件的全套、一站式解决方案,这种“整体优势”正是产品线相对单一、主要依靠PC和定制终端打天下的华创最大的短板。
一时间,在各个省市“金税”、“金关”、“金卡”工程的招标现场,华创那些刚刚积累起一点信心的销售经理们,开始频频与这些穿着笔挺西装、提着名牌公文包、言谈举止间充满自信的对手狭路相逢。价格战被更加残酷地挑起,方案比拼更加注重宏观架构和“全球经验”,关系运作的层面更高更深,品牌影响力的差距更是如同鸿沟。
竞争,从局部、细分市场的较量,骤然升级为全方位、立体化的惨烈搏杀。
在一个华东经济大省的“金关工程”(海关通关信息化)省级平台项目招标中,华创投入了大量资源,精心准备了数月,方案针对海关业务的高流量、高可靠性要求做了大量优化。然而,在第一轮技术方案评审中,就被无情地淘汰出局。事后,一位与华创关系不错的评审专家私下透露了客户方的反馈,话语直接而残酷:“华创的精神可嘉,方案也有些亮点。但是,你们的服务器产品线太单一,最高性能指标与IBM的AS/400、HP的服务器相比,存在明显代差;你们的整体解决方案,缺乏在超大型关键业务系统中经过验证的成功案例,成熟度和可靠性,我们不敢拿全省的海关通关系统去冒险。”
这番反馈,如同一次精准的狙击,命中了华创的要害。这对整个华创团队,尤其是对王钦,是一次沉重打击,更是一盆清醒刺骨的冷水,浇灭了因前期小胜而产生的些许乐观情绪。他们痛苦地意识到,在真正的高端战场,仅靠一两个细分领域的技术微创新、快速响应服务和相对灵活的价格,在面对拥有全方位、压倒性优势的国际巨头时,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狼真的来了。”在项目失利后的内部总结会上,王钦的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没有责怪团队,而是引导大家直面现实,“而且来的不是一两只,是一群武装到牙齿、经验丰富的狼群。我们必须收起侥幸心理,正视我们与顶尖玩家之间巨大的、全方位的差距。这不是靠勇气和情怀就能弥补的。”
他站在白板前,迅速而清晰地调整了应对这场硬仗的策略:
1.联盟对抗,融入生态: 彻底放弃“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不切实际想法。华创不再试图独立提供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栈解决方案。转而积极主动地与国内在企业管理软件(如用友、金蝶)、或在特定行业应用软件上有深厚积累的巨头,以及那些拥有强大总包能力和高层关系的国字头系统集成商,建立战略性的投标联盟。华创在其中明确自身定位:发挥硬件设计、快速定制化生产和成本控制优势,成为这些巨头解决方案中可靠的硬件伙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环节,借船出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