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站在柜台后,手指轻轻摩挲着那本《通灵纪事》的封面。书脊上的裂痕像一道旧疤,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他没有开灯,任由窗外最后一缕天光落在纸页上,照出那些字迹里潜藏的尘埃。
他已经读完了第三遍,却依旧无法理清其中的脉络。笔记的笔迹是父亲的,但有些段落分明出自母亲的手笔,两种风格交替出现,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
“通灵者,非天生,乃命定。”
这句话在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响,如同一根细针,在意识深处轻轻挑动。
他低头看向桌上那块玉石,它安静地躺在那里,仿佛真的只是从山中拾来的普通石头。可他知道,这东西绝非寻常之物。自从它落入自己手中,他的生活便彻底偏离了原本的轨迹。
香炉中的余灰突然微微一颤,像是被什么无形的力量轻触了一下。
丁浩抬头,目光扫过店内。一切如常,檀香未散,风铃未响。但他能感觉到,空气中有种难以言喻的凝滞感,就像暴雨前的闷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他缓缓伸手,指尖刚触及玉石表面,一股寒意便沿着手臂迅速蔓延开来。不是普通的冷,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凉意,仿佛整条手臂都被冰封住了一般。
他咬牙忍住不适,闭上眼,尝试新学来的所谓的通灵引导术——深呼吸、放松肌肉、集中精神、感知身体周围所谓灵力的流动……
然而,才刚刚进入状态,一阵尖锐的刺痛猛然从胸口炸开,像是有人用针狠狠扎进了心脏。他猛地睁开眼,额头渗出冷汗,胸口剧烈起伏。
玉石化作一团虚影,在桌面上微微浮动,仿佛有生命般轻轻震颤。而空气中,那股熟悉的脂粉香气再次浮现,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腻。
丁浩的心跳骤然加快。
他没有再贸然尝试沟通,而是将注意力重新放回笔记上。这一次,他不再逐字阅读,而是试图从中找出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七月十五日,灵门开。”他在心里默念,“勿踏三步……”
这个警告让他心中一紧。七月十五,正是林婉儿去世的日子。难道说,那一天不仅仅是她执念未消的原因,还隐藏着更深层的秘密?
他翻到下一页,发现一张夹在书页间的泛黄纸条,边角已经卷起,墨迹也有些模糊。纸上只有一行字:
“命火燃尽之人,不可入镜界。”
镜界?这个词他在周怀远的资料中见过,也在林婉儿的生平记录中出现过。可它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父母会特意留下这样的提醒?
他站起身,走到储物间门口,望着那堆杂乱的丧葬用品。纸马、香烛、符纸……还有那个老旧木箱。他记得,里面除了这些笔记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他蹲下身,打开箱子,果然在最底层翻出一个布包。解开布包,几枚铜钱、一本残破的符册、一块刻着奇异纹路的木牌,以及……一枚小小的玉坠。
他拿起玉坠,仔细端详。那是一块青灰色的玉石,形状不规则,边缘粗糙,但中心处有一个清晰的红点,像是血滴在上面一般。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颗红点,忽然,脑海中闪过一幅画面——
漆黑的空间中,一座古旧的戏台静静伫立,台上站着一位穿红衣的女子,背对着他。她缓缓转身,露出一张苍白的脸,嘴角挂着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
“你终于看见了。”她的声音低沉而空灵,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
画面戛然而止。
丁浩猛地收回手,心跳如擂鼓。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玉坠,那一点红色似乎比刚才更深了一些。
他意识到,这块玉坠和他手中的那块玉石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或许就是揭开他通灵能力秘密的关键。
他深吸一口气,把玉坠放回布包,重新整理好箱子。然后,他拿起笔记,走向柜台后的静室。
静室内光线昏暗,墙上挂着几幅褪色的符纸,角落里摆着一个小型香炉。他点燃一支香,坐在蒲团上,开始重新梳理所有线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色逐渐加深。
就在他准备合上笔记时,香炉里的香突然毫无征兆地熄灭了。
屋内陷入一片死寂。
丁浩屏住呼吸,缓缓抬头。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银白色的光带。而在那道光带的尽头,他看到了一样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东西——
一只红色的绣花鞋,静静地摆在门口。
鞋子的样式很旧,鞋尖绣着一朵半开的牡丹,颜色鲜艳得不像现实中应有的色彩。
丁浩的手指紧紧攥住膝盖上的笔记,指节发白。
他知道,这不是错觉。
门外传来一声极轻的脚步声,像是有人正缓缓走来。
他没有动,也没有回头,只是盯着那只鞋,心跳几乎要跳出胸腔。
就在这时,柜台上的香炉再次震动了一下,香灰簌簌落下,洒在地上。
而那只红鞋,也随着这一阵轻微的震动,缓缓向后退去,最终消失在黑暗之中。
屋内恢复了寂静。
丁浩缓缓吐出一口气,目光落在手中的笔记上。
他终于明白,自己的通灵能力,并不是偶然获得的。这一切,从他出生那天起,就已经注定。
而现在,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站起身,将笔记小心收好,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的一角。
外面的巷子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过梧桐树的声音,沙沙作响。
他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不会停下。”他低声说道。
就在这句话落下的瞬间,那枚放在布包里的玉坠,再次泛起一抹微弱的红光。
喜欢阴魂委托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阴魂委托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