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刚回到凤仪宫,脚步还未站稳,东宫的宫人就跌跌撞撞冲了进来。那小太监脸色发白,跪在地上话都说不顺:“皇后娘娘……太子殿下……突然昏过去了!”
她心头一紧,转身就走。
一路疾行,风从耳边刮过。她没有说话,只加快脚步。赶到东宫时,寝殿里已经乱成一团。乳母抱着皇长子在床边哭,几个宫女来回跑动端水换布,却没人敢上前碰孩子一下。
沈知微一把掀开帘子走进去。
孩子躺在榻上,嘴唇泛紫,额头滚烫,手指蜷缩着微微抽搐。她伸手探了探他的颈侧,脉搏跳得又快又弱。再看指尖,冰凉如霜,分明是毒气入体的征兆。
“谁最后给他喂的药?”
一个老嬷嬷颤声回:“是……是太医院新调来的张奉御,说太子近日夜啼,需服安神汤。”
“他人呢?”
“就在外殿候着。”
沈知微站起身,声音压得很低:“封锁东宫,所有人不准进出。守好门窗,连一只鸟都不能放出去。”
说完她走出内室,在偏厅见到了那位太医。
那人五十上下,须发半白,正低头写着方子。听见脚步声抬头行礼,动作规矩,眼神却不敢直视她。
“太子什么病症?”她问。
“脉象虚浮,气血逆行,像是胎中带出来的旧疾发作。”太医语气平稳,“臣建议用温补之药缓缓调理,切忌猛攻。”
沈知微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皱眉:“你最近睡不好?”
太医一愣:“娘娘说什么?”
“你眼底发青,唇色暗沉,不是劳累所致。”她往前一步,“你是不是在吃压惊的药?”
对方神色微变,随即低头:“偶有心悸,用了些安神散。”
她不再追问,转而说道:“我信不过你的方子。先让我看看能不能稳住他的心脉。”
太医连忙道:“古法金针虽妙,但太子年幼,经络未固,恐承受不住。”
“你说完了?”沈知微打断他。
太医闭嘴。
她站在原地,脑中响起冰冷的声音:【冷却完成,可用一次】。
她不动声色,走到案前翻看他写的药方,随口问:“这病若拖下去,会怎样?”
“久则伤及根本,恐怕……难以长大。”
她合上方笺,轻声说:“你说他胎中有毒?那你可知,有些毒,并非来自母体,而是日积月累,慢慢渗入?”
太医的手指轻轻抖了一下。
就是现在。
她悄然启动系统。
三秒心声涌入脑海——
【只要再三剂‘寒髓散’,太子必死无疑,届时天下大乱……我儿便可脱罪而出……】
沈知微呼吸一顿,面上依旧平静。
她将方子放下,又问:“这种药,要吃多久才见效?”
太医抬头:“慢则半月,快则十日。症状如同体弱早夭,无人能查。”
她点头,像是陷入思索,片刻后说:“那你再写一张详细的用药记录,我要交给御药房核对。”
太医应声提笔。
她退后一步,闭了闭眼。
【冷却完成,可用一次】。
第二次启用。
心声再度浮现——
【裴昭大人许诺,事成之后送我全家迁往南疆,永不受朝廷追究……这孩子活着,便是祸根……】
她睁开眼,目光落在太医袖口。
那里有一块极细小的粉末痕迹,灰白色,与她前世见过的“寒髓散”残渣一模一样。
她转身走向内殿,命人取来金针匣。打开后,七根细针整齐排列。她捏起第一根,扎进皇长子头顶百会穴。
孩子身体猛地一颤。
她不停手,第二针入风池,第三针落天宗,第四针点膻中……每一针落下,孩子的呼吸就稳一分。
半个时辰过去,冷汗浸透了她的衣背。孩子终于不再抽搐,唇色由紫转红,指尖也有了温度。
乳母扑通跪下:“娘娘救了太子一命啊!”
沈知微没理会,只让人端来清心汤灌下,确保毒素不再回窜。
然后她走出来,站在太医面前。
“你说他胎中有毒?”她声音很轻,“那你应该知道,真正有毒的,是你袖子里那包还没用完的‘寒髓散’。”
太医猛然抬头,眼中满是惊骇。
她抬手一指:“搜他。”
两名侍卫立刻上前按住他。在他左袖夹层里摸出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包灰色药粉。
沈知微接过药包,放在鼻下一闻,一股淡淡的苦杏味钻入鼻腔。
确实是“寒髓散”。
“这是慢性毒药,每日掺入补汤,三个月内可致人衰竭而亡。”她将药包放在桌上,“你以为做成久病夭折的样子,就没人看得出来?”
太医瘫坐在地,额头冒出冷汗。
“是谁指使你的?”
“我……我不知道……”
“不知道?”她冷笑,“那你儿子为何会被关进大理寺?你替他求活路,我就给你一条生路。”
太医浑身一震,抬头看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