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约定好的物资,在户部委派的袁枢统计后,交与土谢图汗部的阿古拉泰台吉。
袁枢从京师押送货物到张家口,顺便完成对土谢图部的交付,并写了一份抚恤结清文书。
两边各一份以作保留,双方签字画押各自收好,然后袁枢又写了份,分期结算货物文书。
算作明年结算货物证明,曹变蛟仅带着艾能奇,将阿古拉泰送出关几里地。
队伍骑着马缓缓前行,走了几里地后阿古拉泰停下马,在马上学着汉人的抱拳礼。
对曹变蛟客气抱拳道:“曹侯爷请留步,我部也要加速赶路了,不然白灾前难回漠北。”
阿古拉泰这里说的白灾,是指漠北暴雪封路造成的天灾,那对于任何人类来说都是灾难。
只有在暴雪前回到聚居点,才能安然的躲避骇人的暴雪,还不一定能安全越过这个寒冬。
任何生命在小冰河的严寒面前,都显得是那么的脆弱不堪,曹变蛟也将战马勒停。
抱拳还礼道:“本侯代表朝廷,再次感谢土谢图部的鼎力相助,那就恕曹某不再远送!”
阿古拉泰施了个蒙古的抚胸礼,稍稍欠身道:“不必再远送了,那我们就先走了!”
曹变蛟笑着点点头道:“一路顺风,来年开春来张家口,明年新茶第一时间送给汗王。”
阿古拉泰大笑道:“那太好了!土谢图部还从未喝过新茶呢!那就一言为定了!”
曹变蛟畅快大笑道:“哈哈哈~!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翻译大山尴尬中透着,一丝迷茫道:“侯爷,这成语我不会翻译!”
曹变蛟也是一愣,他自顾自己讲的顺口,完全忽略了两种语言,转换翻译的难度。
挠挠头道:“哎呀!你真笨就翻译成,大明勇士定会信守承诺嘛!”
两方人互道珍重后,阿古拉泰对手下们道:“勇士们加快速度,赶在白灾前回家,驾!”
言罢,率先打马冲了出去,队伍在草原上延伸出几里地,他们将重要货物放在队伍中间。
左右都安排了两千人看守,来时九千人归时不足七千,但他们带了几十架马车的货物。
这是他们所急需的,但战死的伙伴并未带回家,他们选用的是野葬属于天葬的一种。
就是将遗体用动物皮革,简易包裹露天放置于野外,仅撒上浅土进行覆盖。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蒙古的勇士才能最快回到长生天,尽早进入轮回重生。
送走土谢图汗部众人,曹变蛟也要起程回京了,陛下没给他安排在任何边镇。
仗打完了就得带军回京了,曹变蛟打马回到张家口,去营房中找到卢象升。
卢象升见其过来示意道:“曹侯爷过来啦!快请坐!”说罢,就要起身亲自去泡茶。
曹变蛟忙摆手道:“卢侯爷无需泡茶了,过来是知会您一声,曹某这便动身回京了。”
卢象升点点头道:“也好,陛下在京师不能没有军队,你带兵回去卢某也放心些。”
曹变蛟询问道:“此战,找漠南各部‘借’的战马,加上土谢图部交换的六千匹战马。”
“这里总共有一万五千匹战马,您看要给您留下五千匹战马吗?曹某回去自跟陛下交代”
卢象升目光飘向京师方向,摇头道:“还是不需要了,一切尚需按陛下要求来定。”
“更何况,战马的作用不是咱们做臣子决定的,我部亦缴获了不少战马。”
曹变蛟抿嘴道:“啧!也是,咱们武将私分了战马,朝堂上攻轧咱的折子定然不少。”
“那行,那曹某就行将战马带回去,至于如何用全凭陛下安排,咱们啊还是少操点心!”
随即,两人相视一笑抱拳行礼,互道了一声珍重曹变蛟转身出了营房。
点齐兵马,叫上袁枢一同赶往京师,行军到第四日卯时,眼看离京师仅剩八十余里路程。
曹变蛟派信使先送捷报入京,这是出征得胜而归的正常流程,主要用于提振朝廷士气。
信使将一面绣有‘捷’字的令旗,同围龙纹与火焰纹相交的,金色令旗插在背后皮匣内。
骑上三匹快马打马向前奔去,每到一个驿站前都会大喊:“捷报!捷报入京!”
每道关卡会第一时间抬开拒马,没有哪个地方官敢拦捷报,除非他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当然也不是没人干过这事,辽东总兵李如桢(李成梁之子)就干过,结果被流放边关。
经过两个时辰疾驰,信使一路畅通无阻的回到京师,安定门下京营的守城军士。
听到又有捷报入京,面上无不流露出羡艳的表情,他们常被百姓戏称为‘老爷兵’。
其实又有哪个男子内心,愿意被百姓戏称为‘老爷兵’的,哪个又不渴望建功立业的。
从进了安定门后,信使在道路中间的马道奔驰,一边大喊着“捷报,捷报……!”
只是将马速稍稍放慢了点,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的,站在石板路两边围观。
信使将马停在承天门外,一路小跑着就往皇城内跑,口中依然喊着“捷报!”
最先听到这个消息的,是在外朝办公的内阁大臣,杨嗣昌带头跑出来想听个仔细。
确定消息没错后,立马撩起朝服就往里跑,身后一众小老头跑得可欢快了。
那脚步丝毫不输年轻小伙,程国祥边跑边喊:“杨阁老,你慢着些等等我啊!”
杨嗣昌又折返回来,扶着程国祥的左臂道:“快走,快走,陛下肯定要招我等议政。”
信使一路跑到乾清门后,便不允许再往里进了,因为那里面属于后宫范围了。
那里只能有一个男人住,那便是崇祯其余都是太监,就连锦衣卫进此门也需太监领着。
当然后宫的外墙,全天十二个时辰都有军士站岗,不然皇帝的安全谁来保障。
太监将捷报转送进东暖阁,崇祯听后大喜过望,吩咐道:“赏,重赏信使白银千两。”
“王伴伴你去外朝文渊阁,传内阁五人来东暖阁议政,记住一定要快些!”
王承恩躬身行了一礼道:“皇爷,奴婢遵旨!”说完便匆匆出了暖阁。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