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鸿蒙稻穗引新途
界源稻在灵山脚下扎稳根须的第三十日,陈刚收到了来自七界的灵讯。飞禾船送来的竹笺上,各传习院的字迹带着难掩的兴奋:凡俗界的黑土田里,界源稻与合道稻杂交出了“抗煞麦”,能抵御蚀界煞的余波;星界的飞禾田种出了“跨域穗”,穗粒能自动适配不同界域的灵息;连迷雾星域的影族,都用影根术培育出了“镜像稻”,根须在虚实之间自由切换。
“老祖宗的话没错,稻种落地,就没有它适应不了的土。”老农夫翻看着竹笺,指腹摩挲着凡俗界传来的抗煞麦图纸——麦芒上的纹路,分明带着青牛村老麦种的倔强,“就是不知道,鸿蒙深处的土,它能不能扎进去。”
这话像颗火星,点燃了陈刚的思绪。天机轮在他掌心轻轻转动,星轨纹映出鸿蒙边缘的混沌气流,那里漂浮着无数破碎的“界域残片”,每片残片上都残留着生灵的灵息,却因缺乏连接而渐渐枯萎。
“或许,我们该送稻种去看看。”陈刚的灵根与和解稻田的界源稻共鸣,稻穗突然齐齐转向鸿蒙方向,穗粒上的混沌光晕亮得惊人,“它们在等我们。”
三日后,由七界修士组成的“鸿蒙拓荒队”在灵山集结。清凡派掌门亲自带队,他的灵根上缠着新长的界源稻根须——自上次界门危机后,这位曾执着于“仙凡有别”的修士,成了最积极的“共生派”,灵植堂的旧址已改造成“跨界灵圃”,种满了从凡俗界换来的稻种。
“陈道友,这是清凡派祖传的‘破障锄’。”掌门递来一柄古铜锄,锄刃上的锁灵纹已被界源稻的根须磨平,露出底下的通灵纹,“当年先祖用它劈开了第一处仙凡隘口,今天,该让它去劈开鸿蒙的路。”
陈刚接过破障锄,指尖触到锄柄上的温度,突然想起祖父留在镇界碑上的话:“工具无善恶,看握在谁手里。”他将抗煞麦、跨域穗、镜像稻的种子分装在七个布袋里,每个布袋都缝上了灵根茧——用七界生灵的灵根丝编织而成,能护住种子不被混沌气流侵蚀。
飞禾船驶出界门的刹那,混沌气流如墨色潮水涌来。船帆上的界源稻纹亮起银红光晕,将气流推开三尺,船身两侧的抗煞麦种突然破袋而出,根须如银网铺开,在船尾织出条“安全航道”。
“它自己要去探路!”阿岩趴在船舷边,看着根须在混沌中灵活避开暗礁般的界域残片,“这麦种,比我们还急着落地。”
陈刚的灵根与抗煞麦共鸣,识海中浮现出残片上的景象:有的残片上留着干涸的田垄,显然曾有人耕种;有的残片飘着灵植的枯骨,根须还保持着向上生长的姿态;最让人心颤的是片巴掌大的残片,上面嵌着颗半焦的稻种,壳上的纹路与青牛村的老稻种一模一样。
“这些残片,曾是生灵的家园。”陈刚握紧破障锄,破障锄的通灵纹与残片上的灵息产生共鸣,“它们在等稻种,就像当年青牛村在等合道稻。”
飞禾船在一片最大的界域残片上空停下。这片残片上有座废弃的石屋,石墙上刻着模糊的农耕图,图中之人正弯腰插秧,动作与凡俗界的农夫别无二致。陈刚跳下船,脚踩在残片的土上,触感竟与灵山脚下的和解田惊人地相似——带着微弱的共生灵息。
“破障!”陈刚挥动古铜锄,锄刃带着七界灵息劈入土中,混沌气流如退潮般散开,露出底下的黑色土壤。老农夫立刻撒下抗煞麦种,孕土根注入灵息,种子落地即发,根须瞬间扎入残片深处,将散逸的灵息一点点聚拢。
清凡派的修士们在石屋周围种下跨域穗,影族的小修士用影根术让镜像稻在残片的虚实交界处扎根。当最后一粒界源稻种入土,整片残片突然亮起柔和的光,石墙上的农耕图活了过来,图中之人走下石墙,化作道模糊的虚影,朝着拓荒队深深作揖。
“是这片残片的原住民。”陈念禾的灵根与虚影共鸣,读懂了他残留的意识,“他们当年就是靠种稻在鸿蒙立足,却因界域破碎失去了种子……”
虚影消散前,指向残片深处的一道裂隙。陈刚带着破障锄走过去,发现裂隙里藏着个陶罐,罐中装满了干瘪的稻种,壳上的纹路与界源稻同源,却更古老,带着蛮荒时代的质朴。
“是‘始源稻’的种!”陈刚的呼吸骤然急促,天机轮的星轨纹与稻种共鸣,映出更古老的画面:鸿蒙初开时,第一株始源稻在混沌中扎根,用根须编织出最初的界域,而这些种子,正是它留下的“火种”,“有了它们,我们能种出连接所有残片的稻网!”
消息传回七界,传习院的飞禾船络绎不绝地驶向鸿蒙。凡俗界的农夫带着最好的堆肥,星界的飞禾使者送来灵息调节器,影族的影根师们则用镜像术为稻种开辟出临时的“虚实通道”。陈刚站在始源稻的陶罐前,看着七界生灵在残片上忙碌的身影,突然明白“逆天仙途”的真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农家子的仙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农家子的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