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
“江城——!!”
整齐划一、声浪震天的呼喊,如同无形的潮水,反复冲刷着《闪光吧!少年!》决赛夜的舞台。这呼声并非源于对规则的不满,也不是对排名结果的抗议,它更像是一种超越了名次本身、发自无数观众内心的、最直接的情感投射与致敬。
金字塔座椅上,新出炉的成团成员们,表情各异。顶端C位的吴签签,脸上的笑容如同精心雕刻的面具,完美却失了温度,他俯瞰着台下那片为江城沸腾的海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其他几名成员,或面露尴尬,或眼神复杂地看向坐在中段、依旧没什么表情的江城,他们享受着出道的荣光,却也不得不直面这震耳欲聋的、属于另一个人的加冕礼。
王撕聪坐在江城斜下方,听着这山呼海啸,心中百感交集。他拼尽全力,以公认的努力和实力拿到了第七名,理应满足。但此刻,听着全场为江城而起的、那纯粹因才华与独特性而迸发的热情,他忽然觉得,自己那个靠汗水堆积起来的位置,在江城这仿佛“不劳而获”(当然他知道并非如此)却赢得万众真心的对比下,显得有些……黯淡。
未能出道的李默等人站在台下,看着这一幕,眼中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与有荣焉的激动。他们知道,江城代表的是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打破常规、忠于自我的胜利。
主持人经验丰富,立刻意识到这失控(或者说,超越了剧本)的场面蕴含着巨大的话题度。他没有强行压制,反而顺势而为,将话筒递向观众席,让那呼声通过音响传遍全场,形成更强大的声浪反馈。镜头敏锐地捕捉着台下观众激动呐喊的面孔,捕捉着成团成员们微妙的表情,最终,特写镜头牢牢锁定了风暴的中心——江城。
他坐在那里,第五名的标签贴在他的座椅上,但所有人仿佛都视而不见。灯光下,他平静得甚至有些漠然的脸,与周围狂热的氛围形成了极致荒诞又无比和谐的反差。他没有局促不安,没有受宠若惊,只是微微蹙着眉,仿佛在思考一个与眼前盛况完全无关的问题——比如,这吵闹声什么时候能停?
【哈哈哈哈!城哥:吵到我思考人生了!】
【这表情!我笑死!全世界都在为他疯狂,他在嫌弃全世界太吵!】
【无冕之王!这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虽然没拿到C位,但这排面,比C位还顶!】
【吴签签脸都绿了,心疼一秒,哈哈哈!】
线上直播间彻底被这反转性的一幕点燃。江城的票数在决赛结束后已然停止,但他此刻获得的无形“加冕”,其价值远非一个数字排名可以衡量。
终于,在现场导演的示意下,主持人开始控场,引导流程进入最后的成团合影和采访环节。那震天的呼声才在粉丝们不舍的情绪中,缓缓平息,但空气中弥漫的那份对江城的特殊认可,却久久不散。
媒体群访环节,焦点几乎毫无意外地集中在了江城身上。长枪短炮将他包围,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来。
“江城,对于最终第五名的成绩,你满意吗?是否觉得遗憾?”
江城:“嗯。还行。”(内心:能下班就行。)
“全场观众高呼你的名字,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江城:“谢谢。声音……有点大。”(内心:希望下次小点声。)
“未能C位出道,会觉得不甘心吗?你如何看待吴签签获得第一名?”
江城看向提问的记者,眼神平静无波:“他第一,我第五。很清楚。”(内心:这有什么如何看待的?)
他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简洁、平淡,甚至有些“煞风景”,但此刻在媒体听来,却自动被解读为“宠辱不惊”、“淡泊名利”、“拥有大智慧”。第二天见报的通稿,标题恐怕都会是《江城淡看排名,无冕之王气度尽显》之类。
而另一边,尽管也有媒体围着新科C位吴签签,但问题和氛围总显得差了点意思。无论他如何强调梦想、努力、未来规划,媒体和公众的目光,似乎总是不自觉地被那个安静地待在角落、用最省力方式回答问题的第五名所吸引。
这种无形的、关乎“影响力”和“人心向背”的较量,让吴签签心中憋闷无比,却又无处发泄。
当晚,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复盘报道,几乎无一例外地将江城描述为“本届《闪光》最大赢家”、“无冕之王”、“现象级黑马”。
《闪光少年落幕,江城虽第五却是最大赢家?》
《无冕之王的加冕!全场高呼见证真正人气!》
《反向卷王的胜利:江城用‘懒散’定义新顶流》
《复盘江城现象:真实,才是最强的圈粉利器》
这些报道,不再局限于粉圈争斗,而是上升到了社会文化现象的层面进行探讨。江城的“反内卷”态度、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他那套独特的“省力哲学”,都被拿出来反复剖析,引发了远超娱乐范畴的广泛讨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说好的摆烂,粉丝非要我当顶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说好的摆烂,粉丝非要我当顶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