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七年十月十四日,锦州城外围阵地已尽数肃清。林文澜站在二郎洞指挥所内,望着眼前这座千年古城。城墙高达十米,护城河宽二十米,城头密密麻麻布满了射击孔。范汉杰将锦州经营得铁桶一般。
"司令员,各部队已到达指定位置。"周志宏报告道,"第一师在北门,第二师在西门,第三师在东门,第四师在塔山方向警戒援敌。"
林文澜凝视着城防图:"范汉杰把主力都部署在城墙一线,城内还留有预备队。强攻伤亡太大。"
这时,邱清泉大步走进指挥所:"司令员,让我带突击队夜袭!"
林文澜摇头:"范汉杰不是等闲之辈,必然防备夜袭。我们要用他意想不到的方式破城。"
他走到沙盘前:"命令工兵部队,在西北角秘密挖掘坑道。那里地势较高,城墙基础相对薄弱。"
十月十五日凌晨,工兵部队开始作业。战士们轮流挖掘,用箩筐将土石运出。为避免发出声响,所有工具都包上了棉布。
"报告师长,已经挖到护城河下方。"工兵营长向邱清泉汇报。
邱清泉亲自下到坑道检查。坑道内空气污浊,战士们满身泥土,仍在奋力挖掘。
"再加把劲!天亮前必须完成!"邱清泉鼓励道。
与此同时,林文澜命令炮兵对城南实施骚扰性射击,吸引敌军注意力。
"范司令,共军似乎在准备总攻。"参谋长向范汉杰报告。
范汉杰走到城头观察:"命令各部提高警惕,特别是城南方向。"
十月十六日拂晓,坑道终于挖到城墙正下方。工兵们开始安放炸药。
"三千公斤炸药已安置完毕。"工兵营长报告。
林文澜看了看怀表:"五时整,准时引爆。"
四时五十分,各突击队进入出发阵地。战士们检查武器装备,默默等待着总攻信号。
五时整,林文澜一声令下:"引爆!"
震天动地的巨响中,锦州城墙西北角被炸开一个宽三十米的缺口。碎石砖块如雨点般落下。
"冲锋!"邱清泉亲自率领突击队冲向缺口。
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敌军早已在缺口后方构筑了第二道防线。密集的火力从两侧射来,突击队顿时陷入交叉火力网。
"压制左侧火力点!"邱清泉大喊。
机枪手立即还击,但敌军火力太过凶猛。冲在最前面的战士接连倒下。
"工兵,爆破筒!"邱清泉急令。
几名工兵抱着爆破筒冲向敌军工事。在付出重大伤亡后,终于炸毁了一个火力点。
但更多火力点仍在喷吐火舌。突击队被压制在缺口处,进退两难。
此时,林文澜在指挥所看到了危机:"命令第二师立即从西门佯攻,牵制敌军兵力!"
郑洞国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部队对西门发起猛攻。云梯架上城墙,战士们奋勇攀登。
"报告司令,西门告急!"传令兵向范汉杰报告。
范汉杰犹豫片刻,终于从缺口处调走部分兵力增援西门。
缺口处的压力顿时减轻。邱清泉抓住战机,率领突击队一举突破第二道防线。
"向城内纵深发展!"邱清泉命令部队沿街道推进。
但巷战同样残酷。敌军依托街垒和楼房,层层设防。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在中央大街,一场惨烈的拉锯战正在进行。解放军占领街口后,敌军立即组织反扑。
"守住街口!"营长李大海指挥战士们构筑临时工事。
敌军在坦克掩护下发起冲锋。火箭筒手连续射击,但坦克仍在逼近。
"炸药包!"李大海亲自抱起炸药包,跃出掩体。
在战友火力掩护下,他滚到坦克下方,拉响了炸药包。
轰隆巨响中,坦克被炸毁,李大海也壮烈牺牲。
"为营长报仇!"战士们红着眼睛,打退了敌军这次进攻。
与此同时,林文澜将指挥所前移到了城墙缺口处。他亲自观察战场态势,及时调整部署。
"命令第三师从东门加强攻势,分散敌军兵力。"
随着解放军多路进攻,敌军防线开始动摇。但范汉杰仍然在做困兽之斗。
"命令炮兵,对共军占领区实施无差别轰击!"范汉杰疯狂下令。
炮弹落入城区,许多民房被毁,平民伤亡惨重。
林文澜得知后大怒:"必须尽快结束战斗,减少平民伤亡!"
他命令特种分队直扑敌军指挥部。
分队长赵永刚接受任务后,带领队员们沿着小巷迂回前进。在一个十字路口,他们与敌军巡逻队遭遇。
"快速解决!"赵永刚下令。
队员们以娴熟的战术动作,很快消灭了巡逻队。但枪声也暴露了他们的位置。
"加快速度!"赵永刚催促道。
他们终于找到了敌军指挥部所在地——锦州银行大楼。这里戒备森严,四周布满了火力点。
"分三路突入!"赵永刚布置战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