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得到农业专家们的支持。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
转机出现在年底。史迪威将军来信,表示美国农业协会对"春晓计划"很感兴趣,愿意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这是好消息!"周志宏兴奋地说。
林文澜却保持冷静:"援助可以接受,但主导权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
民国三十六年元旦,林文澜在哈尔滨发表了新年讲话。他没有谈论军事政治,而是详细阐述了"春晓计划"的愿景:
"...我们要让东北的黑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要让每个家庭都能吃饱穿暖,要让孩子们在春天里都能看到绿色..."
讲话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东北,在百姓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农民自发来到指挥部,表示愿意参与"春晓计划"。
一月五日,林文澜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开放试验农场,让农民自由参观学习。
"司令,这样会不会泄露技术机密?"有人担心。
"技术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林文澜不以为然,"如果农民都能学会,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开放日当天,试验农场人山人海。农民们好奇地观察着温室里的蔬菜,询问着种植技术。农技员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一位老农拉着林文澜的手,老泪纵横:"将军,我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冬天能长出这么水灵的蔬菜。您这是给咱们农民指了条明路啊!"
看着农民们渴望的眼神,林文澜更加坚定了推行"春晓计划"的决心。
然而,一月十日,南京突然来电,要求林文澜立即停止"春晓计划",理由是"不符合国家农业政策"。
"果然来了。"林文澜冷笑,"回电:'春晓计划'系地方试点项目,不涉及国家政策。且已初见成效,不宜半途而废。"
这份回电无疑是对南京的公开挑战。所有人都明白,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但林文澜已经做好准备。他深知,为了东北百姓的福祉,这一战必须打下去。
一月十五日,第一批越冬蔬菜上市。虽然数量不多,但在严寒的东北冬天,这些新鲜的绿色蔬菜给了人们莫大的希望。
在蔬菜销售点,排队购买的市民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这笑容,就是对"春晓计划"最好的肯定。
夜幕降临,林文澜站在指挥部顶楼,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他知道,这个冬天或许依然艰难,但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
春天,不会太远了。
(本章完)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