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指着沙盘:"司令,我建议新一军立即前出至抚宁一线,与山海关守军形成犄角之势。"
"可以。"林文澜点头,"但要记住,部队最前沿要距离苏军阵地至少五公里,避免直接接触。"
他转向众人:"我知道,各位都憋着一口气。但是请记住,我们现在的每一个行动,都关系到国家命运。既要展示决心,又要避免冲突,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会议持续到深夜。散会后,林文澜独自登上滦县城楼。东方,山海关方向隐约可见探照灯的光柱在夜空中扫过。
"司令,南京急电。"周志宏匆匆赶来,"委座询问部队调动情况,并提醒我们谨慎行事,不要给苏军制造借口。"
林文澜接过电报,就着月光仔细阅读。电报最后一句格外醒目:"东北问题关系重大,望卿把握分寸,既维护主权,又避免事态扩大。"
"回电:"林文澜沉思片刻,"职部已抵滦县,各部队正在按计划展开。我将亲赴山海关与苏军交涉,力求和平解决。"
第二天一早,林文澜的车队向山海关进发。越靠近关口,战争气氛越浓。公路两旁不时可见正在构筑工事的士兵,防空火炮阵地伪装得十分隐蔽。
在山海关指挥部,守军师长汇报了最新情况:"苏军从昨天开始频繁进行实弹演习,炮弹落点最近距离关门只有三公里。"
林文澜用望远镜观察着关外苏军阵地,只见坦克和装甲车来回调动,扬起漫天尘土。
"他们在示威。"林文澜放下望远镜,"通知部队,今天下午我们也进行实弹演习。记住,炮弹落点要控制在关内十公里范围。"
下午两点,山海关内突然炮声震天。新一军的三个炮兵团同时开火,炮弹呼啸着飞向预定的靶场。巨大的爆炸声连成一片,震得关墙微微颤动。
这番动静显然惊动了苏军。不到半小时,观察哨报告:苏军阵地后方升起观察气球,显然在评估我军火力。
傍晚,伊万诺夫再次来到关前,要求与林文澜会谈。
这次见面地点选在关内的望洋楼。两人凭栏远眺,渤海湾的落日将海面染成一片金黄。
"林将军,"伊万诺夫开门见山,"贵军的大规模调动已经引起了莫斯科的严重关切。这不符合我们之间的谅解。"
"参谋长阁下,"林文澜不卑不亢,"中国军队在中国领土上的调动,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倒是贵军在东北的滞留,已经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伊万诺夫冷笑:"将军应该明白,以贵军的实力,想要强行出关是不可能的。"
"或许吧。"林文澜微微一笑,"但阁下也应该明白,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了。我们有四万万同胞,有血战八年的百万大军。如果真的发生冲突,贵军即便能够取胜,也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两人对视良久,伊万诺夫突然转变话题:"我接到通知,莫斯科愿意就东北问题进行新一轮谈判。"
"这是明智之举。"林文澜点头,"但在谈判有结果之前,我希望贵军能够保持克制,不要再有前几天的挑衅行为。"
"我可以保证苏军不会主动挑衅。"伊万诺夫话中有话,"但不能保证其他武装力量也会如此克制。"
送走伊万诺夫后,林文澜立即召集将领:"俄国人松口了,但提醒我们注意其他武装。传令各部,加强警戒,特别是夜间防守。"
是夜,山海关内外一片寂静,但这种寂静中却暗藏杀机。林文澜披着军大衣,在关墙上巡视。士兵们警惕地注视着关外,探照灯的光柱在黑暗中来回扫射。
"司令,您去休息吧。"周志宏劝道,"这里有我们守着。"
林文澜摇摇头:"这个时候,我必须在第一线。"
突然,关外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所有人心头一紧。
"什么情况?"林文澜立即举起望远镜。
观察哨报告:"关外三公里处发生交火,似乎是两股不明武装在战斗。"
枪声持续了约半小时才渐渐停歇。林文澜面色凝重:"看来,伊万诺夫说的'其他武装'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转身对周志宏说:"给南京发电:山海关局势复杂,请求授权采取必要措施维护防区安全。同时,加快第二批部队的调动速度。"
渤海上的晨雾渐渐散去,新的一天来临。而在山海关内外,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本章完)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