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失败,他早有准备...现在正在阅兵...对,光复团也参加了..."
突然,赵家骧的声音戛然而止,接着是推门声和林文澜平静的语调:
"参谋长,在跟谁通话?"
监听设备里传来椅子倒地的声音。林文澜对着隐藏在花盆里的麦克风说:
"南京?还是莫斯科?或者是...关东军的那些老朋友?"
接下来的沉默震耳欲聋。
当林文澜返回检阅台时,阅兵式正好进入高潮。空军战机编队低空掠过,引起市民阵阵欢呼。
"司令,赵家骧已经控制住了。"周志宏低声汇报。
"先关押起来,不要声张。"林文澜面向欢呼的民众挥手致意,"这场戏,还要继续演下去。"
当晚,林文澜亲自提审赵家骧。这位曾经的得力助手面色灰败,但依然强作镇定。
"司令,这是误会..."
"误会?"林文澜将一叠文件推到他面前,"从去年十月开始,你向苏军传递了十七份情报。需要我一一念给你听吗?"
赵家骧终于瘫软在椅子上:"他们抓了我的家人..."
"所以你就出卖了和你并肩作战的弟兄?"林文澜的声音冷若冰霜,"你知道因为你的情报,牺牲了多少人吗?"
沉默良久,赵家骧突然抬头:"司令,您不会杀我。因为您想知道我背后的真正主使。"
"你说对了一半。"林文澜站起身,"我不杀你,是因为你还有用。"
他按铃叫来卫兵:"把赵参谋长送到'特别招待所',好生照顾。"
处理完赵家骧的事,林文澜站在指挥部顶楼,望着哈尔滨的万家灯火。江北的苏军营地隐约可见,更远处是未知的黑暗。
杨文涛悄声走近:"司令,南京又来电报了。措辞比上次更加严厉。"
"念。"
"'据悉尔部在哈尔滨屡生事端,严重影响中苏邦交。着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等候中央特派员到任。'"
林文澜淡淡一笑:"回电:'职部谨遵中央指示,正全力维持地方治安。唯苏军动向可疑,恳请中央速定大计。'"
"司令,这样回复恐怕..."
"放心吧。"林文澜望向南方,"现在南京那些大人物,比我们更睡不着觉。"
第二天清晨,林文澜出人意料地视察了江北的几个村庄。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他与当地农民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春耕准备情况。
"司令,这里太危险了。"随行军官不断劝阻。
"危险?"林文澜看着田野里忙碌的农民,"比起这些百姓每日面对的生活,我们那点危险算得了什么?"
在返回途中,车队经过一片白桦林。林文澜突然下令停车,独自走进林中。
在一棵特别粗壮的白桦树前,他停下脚步。树干上刻着一个不起眼的标记:一把战刀贯穿太阳。
"果然如此。"他喃喃自语。
回到指挥部,他立即下达命令:组建特别工作队,深入江北农村,帮助百姓恢复生产;同时加强江防,但所有部队后撤五里。
"司令,后撤会不会示弱?"军官们不解。
"有时候,后退是为了跳得更远。"林文澜意味深长地说,"况且,我们要给南京来的特派员一个交代。"
三天后,中央特派员抵达哈尔滨。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林文澜的老对头,军政部次长刘斐。
"文澜兄,别来无恙。"刘斐皮笑肉不笑地说,"委座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
"有劳次长亲自跑这一趟。"林文澜不卑不亢,"请。"
在接下来的会谈中,刘斐处处刁难,对林文澜的每一个决策都提出质疑。但在视察部队和市政建设后,他也不得不承认哈尔滨的治安确实大有改善。
特派员离开的那天,林文澜亲自到车站送行。
"文澜兄,"临上车前,刘斐突然压低声音,"好自为之。南京有人要借题发挥。"
"多谢提醒。"林文澜坦然道,"不过我行得正坐得直,不怕小人作祟。"
列车缓缓启动,月台上只剩下林文澜和他的随从。
"司令,"周志宏担忧地问,"刘次长这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林文澜整了整军帽,"我们该准备下一场戏了。"
远处,松花江的冰排发出雷鸣般的撞击声。春天,真的来了。而随着冰雪消融,隐藏在水面下的暗礁,也将一一显露。
(本章完)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