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末的凉州,冬雪如揉碎的棉絮般漫天洒落,给广袤的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棉被。西都县城裹在这片纯白之中,残破的旧城墙被雪填平了裂痕,屋顶的黑瓦缀满雪粒,连街道旁的枯树都裹着蓬松的雪团,整座城洁净得仿佛能映出人影。冬日的暖阳好不容易爬过城东的山峦,柔和的光线透过半开的城门洒进街道,在雪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给这片清冷的天地添了几分暖意。
与半年前那个萧条破败的小城相比,如今的西都县早已换了模样。原本坑洼不平、雨天满是泥泞的土路,被平整的青石板铺得严丝合缝,雪落在石板上,被往来行人踩出浅浅的脚印;两侧空置了许久的房屋,如今都挂上了崭新的木牌 ——“张记铁匠铺” 的炉火烧得正旺,铁锤敲打铁器的 “叮叮” 声穿透雪幕,门口堆着刚打造好的铁犁;“李记粮铺” 的门板敞开着,里面的粟米袋堆得齐腰高,掌柜正拿着木勺给百姓称粮;“王婶布庄” 前围着几个妇人,手里捏着厚实的粗布,低声商议着给家人做冬衣。
街上的行人穿着浆洗得干净的棉衣来来往往,脚步轻快。扛着锄头的农夫要去城郊的屯田,雪地里留下一串深一脚浅一脚的印记,他们得拨开积雪查看麦苗的长势;推着小车的商贩吆喝着 “热豆浆、甜薯干”,车旁围着几个鼻尖冻得通红的孩童,攥着铜板眼巴巴地望着;牵着战马的骑兵正往马厩去,马鞍上挂着刚割的新鲜草料,战马喷着白气,蹄子踏在雪地上发出 “咯吱” 声;最热闹的是城门口那片空地,新立的 “靖安营招兵处” 木牌前,一群穿着棉衣、手里攥着糖葫芦的孩童围着看热闹,偶尔模仿士兵的站姿挺胸抬头,惹得一旁登记的小吏忍不住笑出声。整个小城不再有往日的死寂,处处透着蓬勃的生机。
城西兵营的练兵场上,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两千多名步兵身着统一的褐色皮甲,皮甲上落着薄薄一层雪,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动作。他们手持长枪,在校尉的口令下整齐划一地变换阵型 —— 时而排成紧密的方阵,枪尖斜指天空,如一片泛着冷光的森林;时而分成五人一组的小队,穿插迂回,动作敏捷得像捕猎的猎豹;偶尔还会演练 “盾枪配合”,盾牌手半蹲在前挡住 “攻势”,长枪手从盾缝中刺出,默契十足。
一千多名骑兵则骑着从烧当羌换来的战马,在场地东侧奔驰。战马毛色油亮,即使在雪地里也跑得稳健,骑兵们身披皮甲,腰间悬着弯刀,时而加速冲锋,马蹄踏过雪地扬起细碎的雪沫;时而勒马转向,动作干脆利落,甲胄碰撞的 “叮叮” 声与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西都县清晨最响亮的序曲。
陈宇站在练兵场旁的高台上,身披一件玄色披风,披风下摆扫过积雪留下浅浅的痕迹。他看着眼前这支日益壮大的队伍,嘴角忍不住上扬。半年前刚到西都时,他还在为 “如何守住这座空城”“如何让流民安家” 发愁,如今却已拥有一支六千余人的强军 —— 其中三千五百人是他通过系统召唤的精锐,个个战力不俗,能征善战;其余两千五百人则是这半年来从金城郡、陇西郡周边招募的流民青壮,以及收编的少量旧凉州军士兵,虽战场经验稍逊,却胜在锐气十足,训练时格外刻苦。这一切,离不开于谦的统筹规划 —— 从户籍登记到屯田开垦,从物资调配到士兵训练,若没有于谦事事考虑周全,西都绝不会有今日的安稳。
“主公,这是本月的屯田收成与人口统计。” 于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温和却有力。他手里捧着一卷竹简,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素色棉衣,领口和袖口的补丁换了新的,针脚细密整齐。半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往返于屯田、府衙、练兵场之间,原本就有些斑白的头发又白了几分,眼角的细纹也深了些,却依旧精神矍铄,眼神明亮得像淬了光。
陈宇转过身,接过竹简,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工整清晰,每一笔都透着认真:“屯田方面,城郊的三百亩荒地已全部开垦完毕,其中五百亩种了冬麦,本月虽遭轻雪,却未影响收成,共收粟米三千石;加上之前的存粮,现粮仓共储粮九千石,按全城一万人(士兵六千人 + 百姓四千人)每日消耗五十四石算,足够支撑半年。人口方面,除了西都原有的一百二十户百姓,这半年来又有两百八十户流民从周边郡县迁来,现共四百户、四千人,其中青壮一千三百二十人,已从中招募一千人补充进步兵营,余下的三百二十人则安排去屯田或参与工坊劳作,既解决了人手短缺,也让流民有了生计。另外,与烧当羌的贸易也很顺利,上月刚用两百匹粗布、五十石粗盐换了两百匹战马,铁匠铺新打造了一百五十把环首刀和一百杆长枪,如今军械已基本充足,无需再依赖外部采购。”
“先生辛苦了。” 陈宇合上竹简,递还给于谦,语气里满是感激,“若没有先生事事操劳,西都也不会有今日的景象。对了,负责守城的巡防营近来没出什么乱子吧?毕竟城西就是韩遂的势力范围,城门值守可不能大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