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造总部大厦的顶层会议室里,落地窗外是鳞次栉比的京华市建筑群,玻璃幕墙将晨光折射成细碎的金斑,落在长桌中央的全息投影沙盘上。林砚指尖悬在沙盘上方,淡蓝色的光纹随着他的动作流转,勾勒出京华市三环外那片被列为“特殊生态区”的秘境轮廓——自上月秘境边缘出现三次能量溢散,导致周边电子设备集体失灵后,这片曾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中的区域,彻底成为了林砚和东方智造的重点攻克目标。
“核心传感器的兼容性测试还剩最后两组数据,”苏清媛的声音从会议室门口传来,她手里抱着一台轻薄的笔记本,快步走到林砚身边,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随之投射到沙盘旁的副屏上,“但晨阳电子那边刚才发消息,说我们定制的高精度磁控芯片出了产能问题,至少要推迟一周才能交货。”
林砚的指尖顿了顿,目光从秘境轮廓上移开,落到副屏的芯片参数上。晨阳电子是国内少数能生产该型号芯片的厂商,也是他在整合东方智造上下游资源时,特意通过行业协会牵线建立合作的企业。“推迟一周?”他皱了皱眉,拿起桌上的平板调出晨阳电子的合作档案,“我们上个月签合同时,他们明明承诺过优先保障我们的订单,怎么会突然出问题?”
苏清媛坐到林砚身边的椅子上,指尖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晨阳电子最近的公开财报和供应链动态:“看他们的原材料采购记录,上周从德国进口的硅晶圆被海关扣了,说是检测出重金属超标,现在正在重新补货。我刚才问了协会的张秘书长,他说晨阳这半年一直在扩产,资金链本来就紧,这次晶圆被扣,相当于断了他们的核心生产资料。”
林砚沉默着翻完晨阳电子的资料,手指在平板边缘轻轻敲击。能量监测系统的搭建容不得半点拖延——根据东方智造研发部的模拟推演,秘境的能量溢散周期正在缩短,从最初的每月一次,到上月的半月三次,若不能在下次溢散前搭建好监测网络,不仅周边的居民区会受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未知风险。而高精度磁控芯片是传感器的“神经中枢”,没有它,整个监测系统就是一堆无法联动的废铁。
“不能等他们补货。”林砚放下平板,抬头看向苏清媛,眼神里带着惯有的果决,“你联系一下江南的启星微电,他们去年推出过一款同类型的芯片,虽然参数比我们定制的低2%,但我记得他们的研发团队有做过磁控优化的技术储备。你问问他们,能不能在三天内拿出适配我们传感器的改良方案?”
苏清媛立刻拿出手机拨出号码,指尖同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启星微电的技术参数对比。电话接通后,她先是礼貌地自报家门,随后精准地报出芯片需要调整的三个核心参数,以及东方智造能提供的技术支持——包括东方智造独家的纳米涂层工艺,以弥补芯片参数上的差距。林砚坐在一旁,看着苏清媛条理清晰地与对方沟通,偶尔在她停顿的间隙补充一两句关键技术指标,两人的配合默契得仿佛演练过无数次。
半小时后,苏清媛挂了电话,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启星微电的研发总监说,他们愿意接这个急单,三天后交付首批样品。不过他们有个条件,希望我们能开放传感器的部分接口数据,帮他们验证芯片的长期稳定性。”
“可以。”林砚毫不犹豫地答应,“接口数据我们做脱敏处理,既能帮他们验证技术,也能帮我们提前测试芯片的适配性,双赢。”他说着,调出东方智造的资源调度表,“另外,你通知物流部,明天安排三辆冷链车去启星微电的工厂,芯片对温度敏感,不能在运输环节出问题。还有研发部,让他们今晚加班,把传感器的接口协议改成兼容启星芯片的版本。”
苏清媛点头应下,正准备起身去安排工作,林砚却叫住了她,递过一杯刚泡好的热咖啡:“先喝口咖啡再忙,你从早上到现在还没歇过。”咖啡杯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苏清媛心里一暖,她接过咖啡,看着林砚眼底淡淡的红血丝——其实他比所有人都累,过去一周几乎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既要协调上下游资源,又要亲自参与监测系统的算法优化。
“你也一样,”苏清媛轻声说,“今晚别再熬夜了,芯片的适配工作交给研发部就好,你得留着精力盯后续的系统搭建。”
林砚笑了笑,没直接答应,只是重新将目光投向全息沙盘:“你看这片区域,”他指着秘境边缘的一处山谷,“研发部昨天用无人机探测时,发现这里的地磁场强度是周边的三倍,正好可以作为监测网络的核心节点。等芯片一到,我们就先在这里搭建第一个监测站,然后逐步向秘境中心推进。”
苏清媛顺着林砚的手指看去,山谷的位置在沙盘上被标注成了黄色预警区——那里也是上月第一次能量溢散的起点。“要不要先派勘探队去山谷做实地勘察?”她提议道,“虽然无人机已经拍了地形,但现场的地质结构和能量场分布,还是需要人工确认更准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方圣人京华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东方圣人京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