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伯平(高顺),建材可拆用废弃房屋,或先搭建窝棚,人命重于屋舍。粮种……让文和(贾诩)从安邑盐利中拨付一部分,紧急采购调运。告诉公明(徐晃),小股骚扰,驱离即可,勿要轻易启衅,守住盐池和粮道为重。”吕布的指令简洁明了,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那所学堂,仿佛能透过墙壁,看到里面正在发生的、与他惯常的杀伐征战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开拓。
……
长安,蔡府旧址,如今是蔡琰临时的居所和书房。灯烛下,她摊开新的简牍,将白日教授的内容、下乡核验的心得,以及那些年轻吏员提出的问题和展现的不足,一一记录下来。
她尤其仔细地整理着吕布那日向她口授的所谓“新学”——那些快速统计法、流民安置步骤、乃至轮作堆肥的模糊概念。这些想法天马行空,跳出了经学的窠臼,直指问题的核心效率和解决方法。她需要将这些零散甚至粗糙的念头,转化为可以系统传授、便于理解操作的知识。
写着写着,她会停下笔,望着跳动的灯花出神。那个男人,战场上杀人如麻,被称为天下第一猛将,麾下谋士如贾诩亦以毒计闻名。可他竟然能想到这些?如此细致,如此……务实。甚至有些方法,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效率至上之感,与圣贤书中宣扬的仁政教化似乎格格不入,却又在眼下这烂到极处的局面中,显得异常有效。
她想起父亲蔡邕,如今在洛阳小心翼翼、却又全心投入地推行那曲辕犁。他们父女二人,竟都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卷入了这位温侯的霸业图景之中,并且开始为之添砖加瓦。
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在她心中蔓延。有对知识得以应用的充实,有对未来的隐约担忧,更有对那个男人难以言喻的困惑与……一丝极淡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改观。
夜更深了。窗外传来巡夜士兵规律走过的脚步声,以及远处隐约的刁斗之声。蔡琰深吸一口气,收敛心神,再次埋首于简牍之中。灯光将她的身影投在墙上,专注而坚定。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