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清晨,天光刚透过窗棂洒进房间,苏清鸢便已起身。她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趁着家人还未醒来,悄悄走进了空间。自上次智惩王翠花后,家里彻底没了烦心事,她终于能静下心来,钻研空间里那些被遗忘的医学典籍。
空间深处的石屋里,靠墙立着一排古朴的木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数十本线装医书,有的书页泛黄,边角却被精心修补过,透着岁月的沉淀。苏清鸢走到木架前,指尖拂过一本名为《济世良方》的医书,轻轻将其抽出。书页翻开,一股淡淡的墨香混合着草药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用蝇头小楷记录着各类病症的诊治之法,从常见的风寒咳嗽,到复杂的妇科、儿科疑难杂症,都写得详尽入微,还配有手绘的草药图谱和穴位图。
“原来治产后气血不足,要以当归、黄芪补气养血,搭配乌鸡炖汤,再辅以温和的针灸调理……”苏清鸢一边看,一边轻声念叨。空间里的灵泉水仿佛有神奇的力量,原本晦涩难懂的医理,经灵泉水气息的浸润,竟变得通俗易懂,书中的药方和疗法像刻进了她的脑海,不仅记得牢,还能举一反三。她越看越入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时辰,直到听到空间外林氏呼唤她吃饭的声音,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退出了空间。
吃饭时,苏清鸢看到邻居张婶提着一篮鸡蛋走进院子,脸色苍白,脚步虚浮,连说话都有气无力。张婶刚生完孩子没多久,按说该好好休养,可家里农活忙,她放不下心,刚出月子就下地干活,近来总说头晕乏力,连给孩子喂奶的力气都快没了。林氏连忙扶她坐下,心疼地说:“妹子,你这身子还没恢复好,咋不多歇会儿?”
张婶叹了口气:“家里就你大哥一个劳力,我哪能安心歇着。这几天总觉得浑身没劲儿,头也晕乎乎的,去镇上仁心堂抓了两副药,喝了也不见好,反而更没胃口了。”
苏清鸢看着张婶苍白的脸色和眼底的疲惫,想起了《济世良方》里关于产后气血亏虚的记载——产后女性失血过多,脾胃虚弱,若一味用猛药补气血,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需用“温补”之法,食疗与药疗结合。她心里有了主意,笑着对张婶说:“婶子,你别着急,我给你想想办法。你这是产后气血没补上来,脾胃又弱,得慢慢调理。”
她转身回屋,从空间里取出当归、黄芪、红枣,又拿出一块红糖,递给张婶:“婶子,你回去后,买一只乌鸡,把当归、黄芪和红枣塞进鸡肚子里,加水慢炖两个时辰,出锅前放些红糖,每天喝一碗鸡汤,吃点鸡肉。另外,我给你开个方子,都是温和的补气血药材,你去仁心堂抓药,按我说的方法煎服,保管半个月就见效。”
张婶半信半疑地接过药材和方子,心里却没抱太大希望——连周老先生开的药都不管用,一个小姑娘能有什么好办法?可看着苏清鸢笃定的眼神,她还是点了点头:“那我就试试,谢谢你啊清鸢。”
没想到才过了十天,张婶就提着一篮新鲜蔬菜来到苏家,脸上带着红润的气色,说话也有力气了:“清鸢,你可真是个好孩子!按你说的方法吃了十天,我头晕的毛病好了,胃口也开了,现在不仅能下地干活,给孩子喂奶也有劲儿了!这是自家种的青菜,你收下尝尝!”
苏清鸢看着张婶恢复神采的模样,心里满是欢喜,笑着说:“婶子,这是好事!你别急着干重活,再多调理一段时间,把身子彻底养好了才重要。”
此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乡亲们都知道苏清鸢懂医术,能治“疑难杂症”。没过几天,村西的李婶就抱着哭闹不止的小孙子来找她,愁眉苦脸地说:“清鸢,你快帮帮婶子,这孩子连着三天没好好吃饭了,还总咳嗽,夜里哭个不停,去仁心堂拿了药,苦得他一口都不肯喝,可怎么办啊?”
苏清鸢摸了摸孩子的额头,不发烧,又看了看他的舌苔,厚厚的一层白苔,知道是积食引发的咳嗽。村里的孩子大多跟着大人吃粗粮,消化功能弱,稍不注意就会积食,药太苦孩子又不肯吃,确实难办。她想起《济世良方》里记载的“消食膏”和“止咳汤”——用山楂、陈皮、麦芽熬成酸甜的膏状,孩子爱吃,还能消食化积;用川贝、雪梨、冰糖熬汤,清甜爽口,能润肺止咳。
她当即动手,先把山楂、陈皮、麦芽洗净,加水熬煮,撇去浮沫后,加入冰糖慢慢收膏,熬成暗红色的浓稠膏体,装在小瓷罐里;又把雪梨去核切块,和川贝、冰糖一起隔水蒸,蒸出清甜的梨汤。她舀了一勺消食膏,递到孩子嘴边,孩子起初还抗拒,闻到酸甜的气息,就张嘴舔了舔,吃完还伸着舌头要。李婶又惊又喜:“这东西孩子竟然爱吃!比吃药强多了!”
苏清鸢笑着说:“婶子,这消食膏你每天给孩子吃两勺,饭后吃;止咳汤早晚各喂一小碗,不出三天,孩子肯定能好。以后别给孩子吃太多粗粮,煮点小米粥、蔬菜泥,好消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