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北街道的工业园区的厂房里机器轰鸣,文创街的小店生意红火,表面上一派繁荣景象,实则藏着一道无形的 “隔阂”—— 街道辖区内的 15 家规模以上企业,与街道办几乎是 “零互动”,各自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互不干涉。
季秋水在走访工业园区时,渝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浩的一番话,让她深受触动。“季书记,我们公司最近扩大生产,急需 20 名熟练的车床工人,招聘广告贴了一个月,只招到 3 个人,再招不到人,订单都要违约了。” 王浩皱着眉,语气里满是焦虑,“我们也找过县人社局,但对接不顺畅,不知道该找谁,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无独有偶,夔北纺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娟也向她抱怨:“我们公司有一笔 500 万元的贷款快到期了,想申请续贷,可不知道流程,银行那边也没人对接,要是贷不到款,公司的资金链就要断了。”
而另一边,街道办正为 “产业升级” 和 “就业帮扶” 发愁。“我们想帮文创街的小店对接优质供应链,降低进货成本,可没企业愿意合作;还有 20 多名待业青年,想找技术岗位,却没渠道推荐。” 经济发展办主任老杨无奈地说,“我们联系过几家企业,可他们要么说‘没时间’,要么说‘没兴趣’,根本不愿意配合。”
更让人无奈的是,不少企业想参与社区服务,却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夔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会主席张敏说:“我们公司有 100 多名员工,很多人想做志愿,比如帮社区修电器、资助困难学生,可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对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季秋水意识到,这种 “企业有需求没人管,街道有需求没人帮” 的局面,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街道的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政企不是‘各走各的路’,是‘同乘一艘船’,必须打破这种隔阂,实现‘双向奔赴’。” 她当即决定,组织一场 “政企座谈会”,邀请企业负责人、街道干部、居民代表和待业青年代表参加,让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解决问题。
座谈会定在街道办的大会议室,当天上午,15 家企业的负责人准时到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疑惑 —— 以前街道办只会发通知、下文件,从没这样主动邀请他们 “聊需求、提建议”。
会议室的布置很温馨,桌上摆着水果和茶水,没有主席台,大家围坐在一起,像朋友聚会一样。“今天请大家来,不是为了开表彰会,也不是为了布置任务,就是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 季秋水开门见山,“企业发展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街道办提供哪些帮助?对街道的产业发展、民生服务有什么建议?大家都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沉默了片刻,王浩第一个发言:“季书记,我先说说我们的难题。我们公司急需 20 名车床工人,还有 5 名电工,招聘了一个月都没招到,希望街道能帮我们对接一下,组织一场专场招聘会。”
“我们也有类似的问题!” 李娟接着说,“我们公司需要 10 名纺织技术工人,还有一笔贷款需要续贷,希望街道能帮我们对接银行,简化流程。”
夔北建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刚也说:“我们公司想拓展业务,希望能参与街道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如滨江路的配套工程,可不知道怎么参与投标,希望街道能给我们指导一下。”
企业负责人纷纷发言,半个小时就提出了 12 条需求,涉及用工、融资、项目对接、政策咨询等多个方面。季秋水一边认真记录,一边时不时点头回应:“大家提出的需求,我们都记下来了,能当场解决的,我们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我们会成立专项小组,限期整改。”
轮到街道提需求时,老杨说:“我们希望企业能支持文创街的发展,帮小店对接优质供应链,降低进货成本;另外,街道有 20 多名待业青年,希望企业能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居民代表张大爷也说:“我们社区的健身器材坏了不少,希望企业能派技术人员帮忙修修;还有一些困难学生,想得到企业的资助,完成学业。”
没想到,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我们公司有电工和维修工,可以帮社区修健身器材!” 刘刚率先表态,“困难学生资助的事,我们也愿意参与,每年可以拿出 10 万元,资助 20 名困难学生。”
“我们公司可以帮文创街的小店对接纺织原料供应商,价格比市场价低 10%!” 李娟说,“就业岗位方面,我们可以提供 10 个纺织技术岗位,优先录用街道的待业青年。”
王浩也笑着说:“我们可以提供 15 个车床工人岗位,还能给待业青年提供免费培训,只要他们愿意学,我们就愿意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