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川渝,沪浙,京津相继引爆全国火热加盟600余家后,“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直营和加盟店数量继续直线上升,很快突破至800家,史国栋盯着东大的雄鸡地图,视觉逐渐固定在自己曾经呆过六年的七彩云南,云南人餐习惯与川渝非常接近,可食麻,辣,酸。这里的汉族大多较为朴实,但个别少数民族较为彪悍,部分当地人有点排外,但整体待人真诚。史国栋为开拓云南火锅市场,提前到了云南具有代表性的两家加盟店,云南昆明官渡区店和红河哈尼族自治州蒙自市加盟店进行驻店调研。依靠自己对云南人饮食习惯的熟悉,对火锅底料进行一些调整,这次的调整很特别,由于云南人大多可以接受麻辣味,史国栋重点推出“足不出户,品味原装重庆老火锅″,史国栋安排两店立即将味道调整到最初在重庆南山学到的原装重庆老灶火锅,川渝味火锅云南也有很多,但大多味道变化过大,但正宗重庆老灶味一家也没有。打出正宗重庆老灶风味火锅后,果然火锅大卖,生意火爆,带动各云南各州市迅速加盟!
这天,史国栋听说一家哈尼族加盟商新店装修至一半,突然要停工,打算放弃加盟。史国栋驱车三个小时,赶到靠近越南的越战兵城红河哈尼族自冶州州府蒙自市。刚走进那家南湖边沿湖路正在装修的店,就听到有人在对话。
项阿雷兄弟俩站在蒙自市加盟店内装修一半的吧台旁,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纠结与无奈。原本热闹的装修现场此时陷入了停滞,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各种装修材料随意堆放着,整个场景一片狼藉。
“阿雷,这真的不行,咱们没钱继续搞下去了。”项阿龙声音低沉,满是挫败。自从决定加盟“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兄弟俩几乎把所有积蓄都投了进去,还借了不少外债。可没想到,装修到一半,建材价格突然大幅上涨,再加上之前对人工成本的估算不足,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如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当史国栋看到现场的状况并听到阿龙的对话时,心中对这儿的状况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
项阿雷攥紧了拳头,内心满是不甘:“哥,咱们都走到这一步了,难道真要放弃吗?我不甘心啊!这可是咱们一直以来的梦想。”他想起当初听到史国栋介绍加盟项目时,自己心中燃起的熊熊希望之火,那是改变一家人命运的机会,可现在,这团火却仿佛要被现实的冷水浇灭。
“阿雷、阿龙,别着急,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史国栋突然出现在兄弟俩面前,声音沉稳而有力,眼神中透着真诚与坚定,让原本绝望的兄弟俩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项阿雷咬了咬牙,将目前的困境详细地说了出来。史国栋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在心里快速盘算着解决方案。待项阿雷说完,史国栋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样,资金的问题我来解决一部分。我决定入股你们的加盟店,咱们一起把这个店经营起来,利润按股份分成即可。但咱们也得重新规划一下后续的投入,看看哪些地方可以优化成本。”
兄弟俩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史国栋。项阿龙有些犹豫地说:“史总,这怎么好意思呢?我们不能让您承担这么大的风险。”
史国栋笑着拍了拍项阿龙的肩膀:“咱们现在是合作伙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相信你们,也相信咱自己的火锅加盟项目。而且,我在云南这么多年,对这里的市场有信心,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成功。”
在史国栋的帮助下,他们重新梳理了装修方案。史国栋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人脉,联系到了一些性价比更高的建材供应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建材成本。同时,他还亲自指导施工团队,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工支出。
在解决资金和装修问题的同时,史国栋还针对云南市场的特点,和项氏兄弟一起对店铺的经营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除了保留之前计划的云南歌舞、人工养殖野味以及特色小吃外,他们还深入挖掘苗族文化,将苗族独特的服饰、手工艺品等元素融入到店铺的装饰中。在店内设置了一个小型的苗族文化展示区,摆放着苗族的银饰、刺绣等,让顾客在品尝火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苗族文化的魅力。
此外,史国栋还安排专业的营销团队,为蒙自市加盟店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店铺的特色菜品、独特的装修风格以及精彩的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当地人和游客的关注。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蒙自市新老两家盟店终于焕然一新,改进后一家重新开业,一家首次新开张。开业当天,两家店铺门口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苗族的芦笙队在门口吹奏着欢快的乐曲,身着苗族盛装的服务员热情地迎接每一位顾客。店内座无虚席,顾客们对正宗的重庆老灶火锅和具有云南特色的菜品赞不绝口,精彩的歌舞表演更是将气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