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圆梦工坊”的院子里,邓鑫元坐在石凳上,看着墙上的“圆梦地图”出神。地图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太阳贴纸,每个贴纸上都写着名字——熊坤、陈雨、刘梅、赵亮……都是从工坊走出去的孩子,如今有的成了工程师,有的当了老师,有的回了家乡创业。桂花树上的花瓣随风落下,轻轻落在他的肩头,带来淡淡的清香。
他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熊坤刚工作时,为了给工坊凑买设备的钱,悄悄拿出三个月的工资,只说是“给孩子们的一点心意”;陈雨得知刘梅家的玉米熟了没人收,连夜开车去铜梁,帮着收了整整两亩地,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李响为了陪赵亮测江边的水样,在寒风里守了一夜,冻得感冒发烧,第二天还坚持帮赵亮整理数据;阿依莫为了接凉山的几个孩子来重庆参加夏令营,在盘山公路上开了八个小时车,沿途的落石差点砸到车窗;张莉为了陪周婷对抗抑郁,把出租屋的卧室腾给她,自己在沙发上睡了大半年……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下雨时递过去的一把伞,寒冷时送来的一件衣;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只有熬夜时陪伴的一盏灯,迷茫时指引的一条路。这些细碎的温暖,像点点星火,汇聚成了照亮贫困学子求学路的火炬。
夜深了,邓鑫元站起身,轻轻抚摸着墙上的“圆梦地图”,每个太阳贴纸都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光。他知道,“圆梦工坊”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舞台,而是一场跨越时光的接力赛——他当年点燃了第一把火,熊坤、陈雨这些最早的孩子接过火把,在泥泞的路上奋力奔跑;后来王浩、刘梅等人举起新的火炬,越过陡峭的山坡;如今马海阿支、周婷、刘兴他们,又把火种传到了更远的山谷。
就像他常跟孩子们说的:“真正的薪火相传,从不是简单的物质传递,而是把‘被帮助过’的感动,变成‘去帮助人’的行动;真正的求学圆梦,也从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互相托举,彼此照亮。”
邓鑫元望着墙上的地图,嘴角的笑意更深了。这些被点亮的梦想,早已不是孤军奋战的微光,而是汇聚成束束火炬,照亮了一座又一座大山,温暖了一片又一片田野。他知道,教育的路上没有终点,这些梦想会像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到更远的地方,在更多人心里生根发芽,生生不息。终有一天,会有更多心怀梦想的孩子,既能抬头看见璀璨星河,也能稳稳走好脚下的路,把这份温暖与希望,继续传递下去。
喜欢寻梦男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寻梦男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