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堡垒的时光,在绝对安静与高度纪律的包裹下,仿佛一条深藏地底的暗河,表面平静无波,深处却激流涌动。陆铮的日常被精确到分钟:晨起的生理指标监测、早餐、水疗与物理治疗、午间药物与休息、下午的精细功能训练和认知疗法、晚餐,以及……每晚雷打不动的、属于他一个人的“脑波训练”。
陈医生对他的“配合度”表示满意。他的常规康复数据持续向好,左手的抓握力稳定提升,已经能勉强使用特制的餐具自己进食,虽然动作笨拙缓慢,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突破。神经痛虽然依旧存在,但通过药物和认知行为干预,他似乎学会了与之共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它,发作时的剧烈程度和持续时间都有所减少。
但只有陆铮自己知道,平静的表象下,是一场更加艰难、更加抽象的内心战争。那间小小的隔音训练室,成了他新的战场。屏幕上跳跃的脑电波曲线,是他需要攻克的新的敌人和盟友。
θ波(4-8Hz)状态,并非简单的放松或睡眠。它处于清醒与睡眠的边界,与深度放松、创造力、直觉以及……记忆的深层加工有关。要达到并稳定在这种状态,需要极致的专注,却又不能“努力”,需要一种 paradoxical(看似矛盾的)“主动的放弃”。
他尝试了各种方法:跟随生物反馈仪的引导音、进行冗长的渐进式肌肉放松、回忆童年大院里的温暖时光、甚至尝试放空思维……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常常是刚刚捕捉到一丝θ波的迹象,左臂一阵突如其来的刺痛,或者仅仅是心头掠过一丝对边境、对沈念薇的担忧,就足以让脑波瞬间跳回嘈杂的β波(清醒、活跃状态)。
挫败感如影随形。许多个夜晚,他精疲力尽地走出训练室,额头因精神过度消耗而隐隐作痛,却感觉一无所获。那神秘的7.83Hz,如同天边的星辰,看似清晰,却遥不可及。
然而,他并未放弃。他将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记录下来:什么时间、用了什么方法、持续了多久、被什么打断……他像一名最耐心的狙击手,分析着风速、湿度、光线,只为等待那唯一一次完美的击发。
转机发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夜晚。或许是因为白天的训练耗尽了他所有的体力,或许是因为药物带来了比平时更深的放松,又或许仅仅是运气。在进行一轮深度呼吸放松时,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刻意去“追求”θ波,而是将注意力完全沉浸在对呼吸本身的细微感受上——气流掠过鼻腔的微凉,胸腔膈肌的起伏,气息呼出时的温热……
渐渐地,他的思维慢了下来,身体的感知变得模糊,外界的声音仿佛远去。一种奇特的、既不完全是清醒也不完全是睡眠的宁静感笼罩了他。屏幕上的脑电波曲线,原本活跃的β波悄然退去,频率逐渐降低,幅度增大,稳定地滑入了θ波的区间,甚至有那么几个瞬间,无限接近于那个神秘的7.83Hz!
就在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一两分钟时,陆铮的潜意识深处,仿佛有一个开关被悄然拨动。他并没有主动去驱动左臂,但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温热感,如同滴入静水的墨滴,突然从他左前臂尺神经受损的核心区域弥漫开来!
那不是之前那种灼热的、尖锐的神经痛,而是一种温和的、浸润式的暖流!与此同时,他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竟然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极其轻微地、同步地颤动了一下!幅度很小,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然!
这种奇妙的感觉得持续了不到十秒钟,或许更短。当陆铮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而心生惊讶、下意识地去“观察”时,那种宁静的状态瞬间被打破,脑波曲线立刻跳回了β波,而那奇异的温热感和手指的颤动也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只剩下左臂熟悉的、略带酸胀的麻木感。
陆铮猛地睁开眼,心脏狂跳!他迅速调出刚才那段时期的脑电波和肌电数据记录! 清晰无疑! 就在他的脑波稳定在θ波区间,特别是接近7.83Hz的那短暂时刻,他的左前臂肌电信号出现了一段极其短暂却异常平稳、同步的波形!与之前训练中那种杂乱、费力的信号截然不同!而那一下无意识的指尖颤动,正好发生在这段平稳波形的峰值处!
不是巧合! 这绝对不是巧合! “低强度浸润”……“外部生物电引导”……“θ波同步阈”…… 所有线索在这一刻,如同散落的珍珠被瞬间串起! “外部引导”根本指的不是什么外来的电流刺激,而是使用者自身特定的、与7.83Hz共振的脑波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脑电活动,本身就能作为一种“序化之力”,对受损神经产生一种温和的“浸润”和“引导”作用!
巨大的狂喜和激动如同海啸般席卷了陆铮!他死死攥紧拳头,身体因兴奋而微微颤抖,眼眶甚至有些发热。他找到了!他终于摸到了那扇门的门把手!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足以证明这条路是对的!周爷爷的信、“蜂鸟”的笔记、沈念薇的发现……都不是空穴来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与你共赴河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与你共赴河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