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当年公公爷三个空着两只手来到东北,栀兰借钱给他们盖起了房子,置办过日子的家什,给他们做衣服、买粮食。
她又想起文革时期,因为公公的牵连,嘉濠遭受了多少委屈,孩子们又受到了多少欺负。
还有她来东北之前,特意千叮咛万嘱咐,娘家陪送的整套家具,谁都不能动,等她回来再安排。
没想到她前脚刚走,公公就把家具全卖了,拿着钱天天去赶集,吃喝玩乐,把钱花得分文不剩。
更让她心寒的是,文革时,嘉湛说他跟嘉濠不是亲哥俩,只是一个姓而已。
嘉湛盖了新房搬走的时候,竟然偷偷把她给盖的房子卖了,连她门前的地也一起卖给了别人。
还有,孩子们上中学那几年,家里的经济条件那么困难,嘉濠回老家把公公接过来,想给他养老送终。要不是嘉濠,他恐怕到现在还在老家待着。
这一桩桩往事,就像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刺痛着栀兰的心,他竟然说嘉濠……
栀兰越想越委屈,“我上辈子到底欠了你们家多少债啊?到现在,你还阴魂不散地来折腾我,折腾我还不够,还要折腾我儿子。”
公公把上法院当成了日常消遣,三天两头就拄着拐棍往法院跑。法院的工作人员被他烦得不行,可又拿他没办法。毕竟他年纪大了,也不能对他采取什么强硬措施。
无奈之下,他们找到逸卿,“你说你爷爷,他都这么大年龄了,天天来我们这儿闹,太影响我们工作了。我们也知道你家现在的情况,让你出养老费,确实也不现实。你看这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逸卿诚恳地说:“我家现在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了。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爷爷,他要是没有吃饭的地方,愿意来我家的话,我们肯定会给他养老送终的。”
法院工作人员听了逸卿的话,不禁感叹道:“没想到这么糊涂的老人,能有你和你母亲这么好的晚辈,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