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深秋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冷风卷着枯叶拍打在玻璃窗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嘉濠坐在炕头,就着昏暗的灯光,慢悠悠地卷着旱烟。烟叶的香气与潮湿的泥土气息在狭小的屋子里交织,弥漫出一种独特的生活气息。
转眼一年过去了,元旦的时候,逸卿带回来一小木箱,蹲在地上,鼓捣着一堆奇奇怪怪的零件,铜线圈在煤灯光下泛着幽幽的光,像他眼睛里藏不住的渴望。
这孩子从小就对这些玩意儿着迷,家里的闹钟、手电筒不知道被他拆坏多少个。这都上高中了,还离不开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嘉濠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终于开口问道,“毕业后你有啥么打算呀?半年的时间可是眨眼就到,再不想可就不赶趟了哈。”
逸卿深吸了一口气:“爸爸,其实我挺喜欢无线电的,将来想开个修理部。”逸卿鼓足了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以为光是喜欢无线电就能开修理部了?你得有这个技术。”知子莫若父,嘉濠并没有反对,先将了他一军。
逸卿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突然被点燃的小火苗,他有点小得意:“我能装电视和收音机。” 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亲手组装的电器正常运转。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电视和收音机都是稀罕物件,嘉濠的旱烟卷差点从指间滑落,他惊讶地看着儿子,“你真能把电视和收音机装出来?“
“能是能,就是遇到点困难,不然早就装完了。” 逸卿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啥么困难?“嘉濠问儿子。
“我装了个收音机,装到一半,就没有钱买零件了,嘿嘿……“逸卿憨笑了一声。
”再一个我需要买点无线电方面的书,书店里根本买不到。他们每次只进几本,等咱知道了早就被人家抢没了。”逸卿越说声音越小,仿佛这些困难是他的过错。
买书是好事,只要有卖的,他就一定有办法买到。嘉濠眼神坚定地看着儿子,传递出一种无声的支持。”你知道去哪能买到?“
“七台河邮电局有杂志,要是有熟人就能订上。” 逸卿眼睛里重新燃起希望。
嘉濠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巧了,你洪叔有个亲戚在那个邮电局当领导,你去找他。”
逸卿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兴奋地一拍脑门:“哎呀!还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呀,我还以为是说着玩的呢。嘿嘿……”
书的问题解决了,嘉濠又想起零件的事,问道:“还差多少钱?”
“四十。”逸卿小声地回答着,声音里带着一丝忐忑。他知道四十块钱差不多是嘉濠一个月的工资了,对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怎用那么多钱?买一个收音机才多少钱呐?” 嘉濠眉头紧锁,有些疑惑。
“我装的大,是台式的。剩下的几个零件都是贵的,另外还要再买几样工具。”逸卿急忙解释,生怕父亲不理解。
嘉濠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郑重地说:“行,那就给你四十块钱,但是你不能乱花,必须用在收音机上。”嘉濠严肃地告诫儿子。他的眼神里满是严肃与期待。
逸卿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我保证过年让咱家听上收音机。”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逸卿高兴得心里乐开了花,他这两年的心血终于没有半途而废。
接下来的日子对逸卿来说,既漫长又充实。他每天早早起床看无线电杂志。放了学就跑修理部,在一堆破铜烂铁里仔细翻找能用的零件。
中午简单扒拉几口饭,他就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天地,研究电路图;晚上更是学到深夜,煤油灯的火苗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墙上投下专注的轮廓。
孩子们都放假了,知道逸卿一两天就到家了。小舒婉趴在窗台上,眼睛紧紧盯着门前的大道。“大哥哥——,大哥哥——”,终于,她第一个看到了逸卿的影子,他怀里抱着一个箱子回来了。
逸卿把箱子放在地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堆疙瘩琉球的小东西,摆在柜面上,像是在摆放一件稀世宝贝。然后,他深吸一口气。
他不停地忙活着,一家人伸长了脖子,瞪着大眼睛紧盯着他的手。
逸卿把这些小东西一样一样装到一个长方形的铁盒里,在前面伸出来的两个小棒棒上拧来拧去。
“哎呀,响了——”小健斌喊着。
随着逸卿手指的不停捻动,铁盒子滋滋啦啦的声音。他侧着耳朵,手不停地拧来拧去。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突然铁盒里面传出了铁梅的唱段,声音又清晰又响亮。
全家人都愣住了,他们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这个自制的 “收音机”。
“真好听!真好听!”几个小孩子呼啦一下都围了过去。
这可是他们第一次在家里听到这样清晰的广播,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全家人坐在炕上,欢欣鼓舞地听着收音机里的节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