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小呀……唉!”伯母不知道该怎样说她才能明白,这就是女人的命啊,其实就是算上了学,又能怎样呢?
“大娘……,那……,我跟你叫妈妈行吗……,我要是跟你叫了妈妈,是不是就能跟俺哥哥一块去上学了?”
大娘心疼得眼泪流了下来,她把栀兰抱起来,叫她坐在自己的腿上,搂得更紧了。
“好妹妹莫哭。反正二叔也不常来家,以后我天天教你,不叫他知道。”哥哥哄完妹妹,鼻子里跟蚊子似的小声哼道,“哼!重男轻女”。
小栀兰一下子就不哭了,两只小眼睛瞪得溜溜圆,“真的呀哥哥?你真的能天天都教我呀?”
她搂着伯母的脖子使劲地摇着,“太好啦——太好啦——大娘,我也能跟哥一样啦——”。
栀兰七岁的时候,身下已经有福元和德禄两个弟弟了。福元五岁,德禄三岁。妈妈白天忙着地里的活,栀兰就带着两个弟弟出去找小伙伴玩。
村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小栀兰唱歌好听,还会讲故事,所以只要看见她的影子,就喊:“栀兰,今天上俺家耍吧,好几天没听你唱歌了。”
“今天该上俺家了栀兰,俺家还给你们留着花生豆呢。”
小栀兰也不腼腆,带着两个弟弟走东家串西家的,每天都忙的不亦乐乎。
“栀兰,唱‘八月桂花遍地开’——”,“栀兰,今天该讲‘王二小放牛’啦——”
不管栀兰走到谁家,不大一会,大人小孩就围了一、二十,有抱着孩子来的,也有拎着小板凳来的,还有拄着拐棍来的。
栀兰把德禄放到小板凳上,叫福元坐在旁边扶着,自己走到人群中间,开口就唱。唱一会嗓子累了,就坐下来给大家讲故事。有时候讲着讲着就忘了时间了。
只见她一拍脑门:“糟了,哥哥放学啦,快走——”背起小弟德禄就往家跑。
“栀兰——明天还来哈——”
“栀兰——明天莫忘了上俺家哈——”
小德禄胖得浑身都圆了,栀兰生怕他滚下来,一只手在后面托着他的屁股,一只手拎着小板凳,毛着个腰使劲在前头跑着,她跑几步,就回头喊一句,“福元,你快点,天黑就来胡子抓小孩啦。”
小福元跑得要喘不上气来了,一听胡子要来了,吓得“妈呀”一声张开大嘴使劲地哭,鼻涕淌过了“河”也顾不上擦。
妈妈在家里正做着饭,老远就听到了儿子的哭声,蹑着两个小脚跑到大门口问:“嚎啥么?你姐又怎你了?”
栀兰可算见到妈妈的影了,把后背朝妈妈怀里一拱,也不管她接没接住,撒腿就跑。妈妈急忙抱起在地上哇哇叫着的小德禄,把孩子屁股上沾的沙土粒拍打拍打,小声地骂着:
“这个小死丫头,心里长草啦?等你大大回来不砸你死。”栀兰头也不回,早钻进伯母屋里找哥哥去了。
栀兰一门心思都在学习上,只要哥哥在家,她就跟长在伯母屋里一样,谁叫也叫不动。
佑升每天都教她认几个字,再让她读一遍《三字经》,小栀兰总是不大一会就完成了任务。然后就跟在佑升的屁股后面“哥哥”长、“哥哥”短的问个不停,不到一年,她已经学会了一千多个汉字。
伯母见两兄妹在一块玩得这么好,不但没打过仗,就连争抢都没有过。想想自己也没有个闺女,栀兰正好还能给佑升做个伴,更待栀兰如亲生一般。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