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徐卓远的话语,如同温柔的月光,悄然照进了封瑶心底最幽暗的角落。那个前世如同透明人般存在、最终无声消散的自己,在这一刻,被郑重地告知——她存在过,并且,她的痕迹被人珍视地找寻并确认。这不仅仅是一句安慰,而是基于数据和事实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泪水无声滑落,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这是一种奇异的、近乎撕裂般的释然,仿佛长期紧绷的某根弦终于松弛,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轻盈,像是灵魂深处某个一直空荡的角落,终于被温暖的物质填满。
“谢谢……”她声音微哽,除了这两个字,一时竟不知还能说什么。这声感谢,不仅为他修复了历史的记忆,更为他修复了她对“前世”那份根深蒂固的虚无感,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对今生产生影响的自我怀疑。
徐卓远看着她,数据化的大脑似乎无法精准处理眼前“流泪却带笑”的复杂表情。他沉默地从控制台旁拿起一包未开封的纸巾,动作略显笨拙地递过去,补充道:“基于面部肌肉运动和泪腺分泌数据的综合分析,这属于积极情绪释放的概率为87.3%。剩余不确定性与激素水平瞬时波动有关。”
封瑶被他这独特又严谨的“安慰”方式逗得破涕为笑,接过纸巾,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微凉的手背,两人都微微一顿。“嗯,是积极的。非常积极。”她肯定道,擦去泪痕,感觉心情如同被雨水洗涤过的天空,澄澈而明亮。
她深吸一口气,环顾这间被“时光”填满的活动室。照片依旧在静静流淌,那些被徐卓远的技术赋予“生命”的历史瞬间,与她刚刚获得的、关于自身存在的确认,奇异地交织在一起。她仿佛看到两条原本平行的线——宏观的历史洪流与微观的个体存在——在此刻因徐卓远而产生了交汇。
“所以,你是在处理档案馆照片的时候,顺便……找了我?”封瑶忍不住问道,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好奇。她需要确认这份“特殊对待”的程度。
“不是顺便。”徐卓远纠正道,语气是他一贯的、不容混淆的严谨,“是并行处理任务。在优化图像识别模型以提高历史人物匹配准确率的同时,我将你的面部特征数据作为一个特定检索条件,优先级设定为最高。开学典礼的影像资料是独立来源,不在档案馆提供的资料库内,我调取了学校媒体中心的存档母带,进行了降噪和增强处理。”
封瑶恍然,心底的震动更深。所以,他是在完成项目主体工作之外,额外耗费了宝贵的算力和精力,主动在浩瀚的往昔影像中,定位一个模糊的她。这份藏匿在冷冰冰技术操作背后的心意,深沉且不着痕迹。若非他今日主动揭示,她可能永远只会将他视为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而非一个悄然关注着她内心世界的人。
“你总是这样……默默做了很多。”封瑶轻声道,目光柔和而复杂地看着他。她想起之前项目遇到技术瓶颈时,他总是能“恰好”提供关键思路;她熬夜整理资料时,他“顺便”优化的程序大大提升了效率。原来,这些“恰好”与“顺便”,或许并非偶然。
徐卓远似乎不太习惯这种直接的感性表达,视线微微偏移,落在还在循环播放的展览终点——“甜憩”的照片上,那里有她、苏雨和小宝灿烂的笑容。“数据收集需要完整性。你的存在,是这个‘现在进行时’不可或缺的变量,是观察系统演化的关键节点。”
他顿了顿,像是下了某种决心,重新看向封瑶,眼神恢复了分析时的专注:“而且,我分析过你前后的行为数据变化。”
封瑶心尖微微一颤,仿佛某种隐秘的边界将被触及:“……变化?”她重生以来,自认伪装得很好,努力融入这个时空,难道在他眼中,依旧留下了可循的痕迹?
“嗯。”徐卓远点头,如同在学术会议上陈述观测结果,“重生节点之前,根据可追溯的校园卡消费记录、图书馆借阅历史、公开课程表现及有限的社交网络痕迹,你的行为模式倾向于空间回避(常去人少区域)、低频次低深度社交、自我评价相关词汇负面占比高达76%。节点之后,”他目光扫过封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行为模式转变为主动介入多个事件中心(如参与‘甜憩’运营、策划本次展览)、建立并维持了与苏雨、陈悦、林小雨等人的深度联结、情绪稳定性指数提升42%,且对特定目标(如苏雨一家、本策展项目)展现出极高的投入度和韧性,克服困难的能力评估显着优于历史数据。”
他的话语没有任何评判,只有客观的描述,却让封瑶仿佛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自己,被清晰地量化、对比,摊开在名为“数据”的显微镜下。这种感觉有些赤裸,却又奇异地带着被全然“看见”的震撼。
“所以,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她忍不住追问,想听听他这个置身事外却又观察入微的“局外人”兼“观测者”的看法。这或许能帮她更好地理解自己这场奇异的旅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