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徐卓远那句“其数据接口,正在尝试兼容”的话语,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封瑶的心湖中漾开圈圈涟漪,更如同一个承诺的种子,落入她心田的沃土,悄然生发出柔韧的藤蔓,缠绕在她重生后愈发坚定的骨骼上。她清晰地感受到,徐卓远那座由逻辑和数据构筑的精密堡垒,正为她开启一道细微却真实的缝隙。
这种变化并非轰轰烈烈,而是渗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在“甜憩”不忙的午后,徐卓远依旧会处理他那仿佛永无止境的加密数据流,但封瑶敏锐地察觉到,他抬起眼的频率增加了。那视线不再是纯粹扫描环境参数的冰冷探测,而是会在她擦拭柜台、低头计算账目、或是专注调制糖水时,多停留几秒。那目光里,带着一种近乎学术探究的专注,试图解析她每一个细微动作背后的潜在逻辑,却又奇异地不含任何审视的压力,更像是在记录一组组鲜活、动态的“封瑶行为模式”数据,并尝试为其建立情感维度的坐标。
他开始更主动地将观察转化为“学习”。例如,他会在例行护送的路上,基于白日的观察,提出一些在他逻辑框架内“合理”却又不失人情味的问题。
“分析显示,你为那位情绪显着低落的中年男性顾客选择的‘陈皮红豆沙’,其中‘红色系暖色调对提升积极情绪有微弱统计学关联’的权重约占34%,陈皮本身理气健脾的药理作用与他的体态特征(推断脾胃虚弱概率73%)匹配度约占41%。剩余25%的决策依据,我的模型暂时无法准确归类。是否存在其他隐藏变量?”
封瑶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忍不住轻笑出声。笑声清脆,在静谧的校园小径上荡开,惊起了路边灌木丛中休憩的几只晚归的雀鸟。她侧头看他,月光勾勒出他冷硬的侧脸轮廓,眼神却认真得如同在探讨某个核心算法的优化方案。
“你的数据模型已经很厉害了,”她语气带着几分调侃,更多的是耐心,“不过,那剩下的25%,大概就是‘感觉’吧。看他西装革履,领带系得一丝不苟,但眉宇间锁着愁闷和压力,指甲无意识地抠着公文包的边缘——这些都是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的痕迹。陈皮红豆沙,口感绵密温暖,能带来饱足感和心理安慰,陈皮的独特香气能开郁解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道很‘家常’的糖水,或许……能让他想起某个放松的、属于生活本身的瞬间,哪怕只是很短的一瞬。数据能计算概率,但很难量化这种瞬间的慰藉。”
徐卓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中有数据流般的光芒快速闪烁,比以往更加活跃。【行为模式库更新:封瑶·糖水选择逻辑。补充关键维度:‘情境联想’与‘情感记忆触发’。原‘色彩心理学’与‘药理学’关联权重需下调至30%与35%。新增‘心理慰藉与情境锚点’维度,权重35%。】他将这条信息归档,标记为“封瑶情感算法·实践案例一”。他开始强烈地意识到,封瑶的那本皮质笔记本,或许并非他最初假设的、冰冷的情感案例库或行为指南,而更像是一个承载着温度、故事与深层智慧的“情感密钥库”。
这个猜想,在几天后一个周末的清晨,得到了更具象化的印证。
阳光正好,透过“甜憩”的玻璃窗,洒下融融暖意。刚开门不久,一位穿着洗得发白、袖口有些磨损的旧运动服、身材瘦高、眉眼间带着几分桀骜与难以掩饰的局促的男生推门走了进来。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帆布书包,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眼神快速扫过店内温馨的布置,掠过那些三两交谈、神情放松的顾客,最终落在价目表上,嘴唇紧紧抿成一条直线。
“欢迎光临。”封瑶照常招呼,声音柔和。
男生的目光在“招牌姜撞奶”上停留了片刻,喉结滚动了一下,又迅速移开,像是被那价格刺痛,最终低声道,声音带着干涩:“一杯白开水,谢谢。”
徐卓远的观察子系统瞬间自动运行至高效状态:【目标:男性,年龄区间18-20岁,身份为学生概率87%。经济状况拮据(基于衣物磨损度、背包款式陈旧及最低消费选择,综合推断概率92%)。情绪状态:高度紧张混合自尊心受挫(微表情:咬肌微绷,视线快速回避与价目表及他人接触,姿态僵硬,呈防御态)。潜在需求:可能超出单纯水分补充。】
封瑶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只是微笑着点头:“好的,请稍坐,马上来。”她转身去倒水,动作自然流畅。
她端来的不仅是一杯温水,还附带了一小碟她自己烤制的、免费供应的杏仁饼干,金黄酥脆,散发着淡淡的坚果香气。“早上空着肚子喝水容易不舒服,尝尝这个?刚烤好的。”她的语气自然得像是在对待任何一位熟识的朋友,没有丝毫施舍的意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