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实验室的灯光在夜幕中显得格外明亮,如同茫茫学海中的一座灯塔。
封瑶回到宿舍后,并未立刻休息。白天关于数据异常和模型风险的讨论,让她心潮澎湃之余,更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徐卓远那声“参与模型修正讨论”不是客套,而是真正的托付。她打开电脑,不仅重新梳理了那份异常数据报告,还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试图寻找那些微小波动背后可能隐藏的规律,以及更优化的滤波算法。
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的代码和公式不断延伸。这种为了一个明确目标而全力投入的感觉,让她想起了前世后期独自摸索的茫然与无力,也愈发珍惜眼下这种有方向、有同伴的充实。这一次,她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失败结果的旁观者,而是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参与决策的共建者。
直到夜深人静,她才带着满脑子的思路和些许疲惫躺下,内心却充满了平静的力量。
翌日,周日清晨。
封瑶依旧准时出现在实验室。推开门,却发现徐卓远已经在了,他正站在白板前,上面画满了复杂的模型结构图和数据流走向。听到开门声,他转过头,眼下有淡淡的青影,显然也熬夜了。
“徐师兄,早。”封瑶打招呼。
“早。”徐卓远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似乎在确认她的状态,随后示意白板,“基于你的发现,我和沈哲昨晚线上讨论了几个初步修正方向。”
他的语气平淡,却让封瑶心头一暖。他不仅重视了她的提醒,还立刻投入了行动。
“我昨晚也查了一些资料,”封瑶放下背包,走到白板前,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关于那种周期性微弱异常,有几篇论文提到可能源于数据采集时的环境干扰,而非信号本身。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引入一个环境噪声监测变量进行联合滤波……”
她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发现和猜想,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徐卓远安静地听着,偶尔用笔在白板上添加标注或提出一个关键问题。他的思维严谨而迅捷,常常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封瑶设想中的漏洞,但也会在她给出合理解释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阳光透过窗户,将两人的身影投在白板上,交织在一起。实验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白板的沙沙声,和两人低沉而专注的讨论声。
上午十点左右,沈哲顶着一头略显凌乱的头发,打着哈欠走了进来。“两位早啊……嚯,这就干上了?”他看到布满演算过程的白板,瞬间清醒了不少,凑上前仔细观看。
“封瑶提出的环境变量思路,可以作为一个低成本的验证分支。”徐卓远言简意赅地总结。
沈哲摸着下巴,仔细看着封瑶补充的部分,眼中闪过赞赏:“不错啊学妹!这思路很巧,避开了直接硬刚模型结构,先从数据源头找解决方案。看来老徐这次挖到宝了。”他促狭地朝徐卓远眨眨眼。
徐卓远没理他,只是对封瑶说:“把这个方案细化成具体实现步骤,连同风险分析,下午组会讨论。”
“好。”封瑶点头,立刻回到自己的工位开始工作。她能感觉到,徐卓远正在有意识地引导她参与更核心的环节,不仅仅是提出想法,更要负责落地。
组会上,林朗也到了。当他听到封瑶条理清晰地陈述修正方案,以及徐卓远和沈哲从不同角度给予的补充和支持时,惊讶地张了张嘴,随即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欣慰笑容。
方案顺利通过。项目进入了紧张的修正和实施阶段。
接下来的几天,实验室的气氛如同上紧的发条。封瑶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其中,她不仅要完善自己的方案部分,还要配合徐卓远进行大量的仿真测试,与沈哲沟通算法细节,和林朗协调数据处理。
她不再是游离在核心圈外的辅助者,而是真正成为了支撑项目前进的关键一环。徐卓远对她的要求明显提高,交给她的任务更具挑战性,有时甚至显得有些严苛。但每当封瑶遇到瓶颈,他总会适时出现,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用几个精准的问题引导她突破思维定式。
在这个过程中,封瑶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专业能力的飞速提升,以及那种被信任、被需要带来的巨大满足感。她与徐卓远之间的默契也在一次次并肩作战中悄然增长。一个眼神,一个简短的词语,往往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这天晚上,封瑶留下做最后一段代码的调试。实验室里只剩下她和徐卓远。
她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解决了一个困扰她半个多小时的小bug。终于,仿真程序顺利跑通,结果符合预期。她长长舒了口气,身体放松地向后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轻松笑容。
一转头,却发现徐卓远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不远处,正静静地看着她。他手里拿着两杯水,其中一杯递到了她面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