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暖光与裂痕
秋意渐深,梧桐叶落了满地,像是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踩上去沙沙作响,带着季节更迭的韵律。距离“心域”项目初审通过已过去一周,封瑶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课程、项目研究、文献阅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却又奇异地充盈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踏实。这种踏实,源于内心深处的笃定,以及对未来清晰的把握。
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澄净的玻璃,在她摊开的书本上投下斑驳跳跃的光影。她正在聚精会神地查阅一篇发表于顶级期刊《神经元》上关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国外最新文献,偶尔提笔在摊开的皮质笔记本上记录下要点,字迹清秀工整,逻辑脉络清晰。笔记本的旁白处,偶尔还会出现她随手画下的、关于神经网络连接的简易草图。
“这里,”一只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点在她正在阅读的一段复杂论述旁,那处正探讨着情绪记忆编码的神经机制,“关于杏仁核与海马体在情绪记忆编码中的协同作用,这篇文献的论述可能过于简化了,偏向于传统的线性模型。上周《自然·神经科学》刚发表了一篇来自斯坦福团队的驳论文,基于新的光遗传学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更复杂的、涉及前额叶皮层前置调控的并行环路模型。”
封瑶抬起头,对上徐卓远镜片后专注而沉静的目光。他自然地在她旁边的空位坐下,身上带着室外微凉的秋意和淡淡的书墨香气。他将手里拿着的一本最新期《自然·神经科学》外文期刊推到她面前,翻到了折角的那一页。
“你看这里,”他微微倾身,压低声音讲解起来,声线平稳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和属于研究者的纯粹,“新的研究发现,在特定恐惧情境的记忆固化初期,前额叶皮层腹内侧区(vmPFC)的抑制性调控作用比传统认知中认为的‘后期整合’角色更为前置,它甚至能影响杏仁核-海马体对话的‘闸门’……”
封瑶认真听着,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点着期刊上的图表,时而点头,时而微蹙眉头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就是说,传统的‘编码-固化-提取’模型需要加入一个更早期的‘情境评估与调控’模块?这个vmPFC的早期介入,是否意味着情绪记忆的可塑性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可以这么理解。这为‘心域’项目中情绪模式的干预和重塑提供了更精细的神经生物学依据。”徐卓远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对她能迅速抓住核心并联系到实际项目表示认可。
周围有细碎的议论声隐约传来,夹杂着或好奇或羡慕的目光。徐卓远作为校内知名的学神,家世优越、能力超群,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而他最近频繁地与封瑶这个曾经“声名不显”甚至有些“阴郁孤僻”的女生同进同出,一起泡图书馆、讨论问题,自然引来了不少猜测和探究。
但封瑶的心境已然不同。前世的她,敏感于每一道目光,自卑于每一句议论,像只受惊的刺猬,将所有的关怀都视作别有用心,尤其是来自徐卓远这种看似遥不可及的存在。她曾固执地认为,他那样的天之骄子,对自己的帮助不过是出于同情或是优越感的施舍,她甚至用尖刻的言语推开过他伸出的手,将自己牢牢困在孤独和怨恨的壁垒里,也错失了许多。
重活一次,跳出迷障,她终于看清,他那份沉默的守护背后,是笨拙却真诚的关心,是源于深刻理解与尊重的同行者姿态,而非居高临下的怜悯。这一世,她学会了坦然接受这份善意,并努力以同样的真诚、在学术上更快的进步去回应,与他并肩。
“我明白了,”封瑶眼中闪过恍然的光,唇边漾开一抹浅淡却发自内心的笑容,如同穿透薄雾的阳光,“谢谢学长。这样一来,我之前基于旧文献构建的那个情绪迁移模型的初始参数设置,特别是关于情境权重分配的部分,就需要重新调整了。”
她的笑容自然明亮,不再带有前世的阴霾和刻意维持的疏离,仿佛洗净尘埃的明珠,终于散发出属于自己的温润光泽。徐卓远看着她,镜片后的眸光微微闪动了一下,像是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荡开细微的涟漪,随即恢复平静,只轻轻“嗯”了一声,便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精装书页的边缘,那微微泛红的耳根,泄露了他心底一闪而过的波澜。
只有他自己知道,心底那片常年冰封、理性至上的湖面,因她这一笑,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有名为“心动”的暖流涌入,陌生而汹涌。
“瑶瑶,”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几分,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沙哑,“下午去实验室?你调整完参数,我们可以直接跑一遍模拟,看看新模型在极端情绪场景下的稳定性。”
“好。”封瑶利落地应下,开始收拾桌面上摊开的书籍和笔记。她知道,这是徐卓远能表达的、最直接的信任与邀请——邀请她进入他绝对专注、不容外人打扰的技术世界,与他并肩作战。这种认可,比任何言语都来得珍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