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团队协作
与林浩团队那场不见硝烟却激烈异常的“交流”,仿佛一剂高效的催化剂,不仅没有挫伤“心桥”团队的锐气,反而将成员间的凝聚力与斗志淬炼得更加纯粹和坚实。徐卓远的变化尤为明显。那份因父亲信息而笼罩的阴郁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内敛而锐利的专注。他不再将林浩视为纯粹的挑衅者,而是一个值得全力以赴的、高水准的“试金石”。这种认知的转变,让他整个人的状态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像一把经过精心打磨、即将出鞘的利剑,剑锋所指,皆是前路。
------
实验室里的灯火通明成了常态。徐卓远带领着技术核心成员,针对林浩提出的每一个刁钻问题,甚至推演可能出现的更极端情况,进行着近乎苛刻的代码优化和算法迭代。他们专门建立了一个“压力测试沙盒”,模拟高并发、恶意输入、数据污染等极端场景,确保“心桥”的核心算法——那个能动态感知并适配用户情绪状态的智能引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和精准。封瑶则埋首于用户心理模型与伦理边界的设计,将那天应对林浩时阐述的理念,细化为一条条清晰的操作指南和系统提示逻辑。她引入了更细致的“情绪过载保护机制”和“危机干预转介流程”,确保技术向善的初衷不被扭曲。何阳依然是团队的润滑剂和气氛担当,在高压下插科打诨,用他特有的方式缓解着紧张情绪,甚至弄来一个“进度突破铃铛”,每当有小的技术难点被攻克,清脆的铃声便会响起,带来片刻的欢腾与激励,确保着团队士气的高昂。
在这片忙碌中,徐卓远和封瑶之间那种无需言明的默契与信任,成了团队最稳定的基石。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彼此都能心领神会。徐卓远会在封瑶因为长时间查阅文献而揉捏眉心时,默默递上一杯温度刚好的热茶,茶包是她偏爱的茉莉花口味;封瑶则会在徐卓远陷入技术瓶颈、眉宇紧锁时,不是急于给出答案,而是用几句轻缓的话语或一个心理学角度的启发,比如“或许可以尝试从用户‘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角度反向推导?”帮他拨开思维的迷雾,找到新的突破口。他们并肩作战,互相支撑,那种流淌在彼此之间的温情与理解,比任何热烈的告白都更动人心弦。团队成员们都心照不宣地维护着这份美好,它如同无声的乐章,滋养着整个团队的氛围。
-----
这天傍晚,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的团队决定稍作休息。何阳拉着几个队员去楼下自动贩卖机买饮料,实验室里暂时只剩下徐卓远和封瑶。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为室内的一切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连空气中漂浮的微尘都仿佛变成了跳跃的金粉。徐卓远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身旁的封瑶身上。她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侧脸在柔和的光线下显得异常宁静美好,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专注的神情让人不忍打扰。
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包裹着徐卓远。他想起重生前那个封闭、阴郁、将所有善意拒之门外的自己,在那个时空里,他从未想象过能拥有如此并肩作战的伙伴和灵魂契合的恋人。再看看眼前这个能让他毫无保留展露真实情绪、共同面对风雨的女孩,心头涌上巨大的庆幸与感激,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后怕——差一点,他就错过了这一切。他伸出手,轻轻覆盖在封瑶握着笔的手背上,指尖微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封瑶笔尖一顿,抬起头,对上他深邃专注的目光,那目光里翻涌着太多她读得懂的情绪——依赖、感激、爱恋,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她微微一愣,随即唇角弯起温柔的弧度:“累了?”她的声音像羽毛拂过心尖。
“没有。”徐卓远摇头,声音低沉而柔和,带着一丝长时间专注后的沙哑,“只是突然觉得,现在这样,很好。”他环顾了一下充满科技感却又因为团队成员的个人物品(如何阳桌角的迷你盆栽,封瑶挂在椅背上的柔软披肩)而显得温馨的实验室,“有目标,有伙伴,有你。”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渐沉的暮色,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语气变得更为郑重:“瑶瑶,晚上……陪我回趟家吧?”
封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知道徐卓远与父亲徐建宏的关系一直是他心底最沉重的一块巨石,回家对他而言,往往意味着压力、审视与不愉快。他突然主动提出这个邀请,意义非同一般。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回家,更像是一次主动的“破冰”尝试,一次面向过去阴影的正面宣战。
“回家?”她轻声确认,语气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探询。
“嗯。”徐卓远点了点头,眼神复杂,但不再有以往的逃避与烦躁,而是多了一份直面问题的平静和决然,“有些话,我想当面和他说清楚。关于比赛,关于‘心桥’,关于……我未来的路。我不想再只是被动地接收他的信息,然后自己内耗。我想让他知道我的想法,我的选择,以及我为这个选择所能付出的努力和所能承担的责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