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缓和
锦园的那场“鸿门宴”,如同一块投入冰湖的巨石,虽未让冰层立刻碎裂,却在深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冰面下的暗流涌动更加清晰可见。
宴会后的第三天清晨,徐卓远在宿舍醒来时,意外地发现自己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想到父亲时心头涌起那股熟悉的烦躁。他坐在床沿,静静感受着这种变化——长久以来压在心头、与父亲对抗的那股戾气,似乎随着那晚平静而坚定的宣言,悄然消散了不少。他不再是那个只能用尖刺保护自己的少年,他开始学会用内在的坚韧去构筑防线。
这种变化细微却切实地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上午的算法课上,当教授提出一个有争议的技术问题时,他竟然破天荒地举手发言,与教授进行了长达十分钟的良性辩论。坐在后排的封瑶看着他挺拔的背影,眼中闪过欣慰的光芒。
“星桥”项目的进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徐卓远对项目投入了更大的热情,但与前世那种带着证明和赌气意味的疯狂不同,如今的投入更纯粹,是源于对技术本身的热爱和创造的价值感。他甚至开始主动与团队里其他成员,包括之前有些疏离的徐浩,进行更深入的技术探讨。
这天下午的项目会议上,徐浩提出了一个数据预处理的新方案。按照徐卓远以往的性格,一定会直接否定这个不够成熟的想法。但今天,他沉吟片刻后,却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思路不错,但在特征工程这一步可能会遇到维度灾难。我建议可以先在小样本上试验,如果效果理想,我们再讨论如何优化计算复杂度。”
徐浩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随即认真点头:“好,我会先做验证实验。”
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陆续离开。徐浩犹豫了一下,走到徐卓远面前:“哥,谢谢。”
徐卓远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这句“谢谢”背后的含义。他轻轻点头:“都是为了项目。”
封瑶在一旁整理会议记录,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泛起阵阵暖意。她知道,徐卓远正在一点点打破前世的命运枷锁。
调试新的推荐算法模型时,窗外阳光正好,暖融融地洒进来,在徐卓远专注的侧脸上镀了一层浅金。他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屏幕上的代码如瀑布般流淌。
封瑶没有打扰他,安静地坐在一旁整理用户反馈报告。偶尔抬头,看到他微蹙的眉心舒展开,或因解决一个难点而嘴角微扬,她的心也跟着变得柔软。重生归来,能这样陪伴他,见证他走出阴霾,拥抱属于自己的阳光,于她而言,便是最大的圆满。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材高瘦的男生探进头来,脸上带着些拘谨和好奇。
“请问……徐卓远学长在吗?”
徐卓远从代码世界中抬起头,看向门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我是。你是?”
男生推门进来,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学长你好,我叫陈明宇,是计算机系大二的学生。我……我看了你们‘星桥’项目在校内技术论坛上开源的部分架构代码,写得非常精彩!尤其是关于异构数据融合的那部分,我有些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和学长交流一下?”
徐卓远有些意外。“星桥”为了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确实在封瑶的建议下,有选择地开源了部分非核心模块的代码和设计思路,没想到这么快就引起了关注。
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带着纯粹技术热情的学弟,仿佛看到了前世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自己。他身上的防备悄然卸下,点了点头:“可以,你说。”
陈明宇立刻兴奋起来,走到电脑前,开始指着自己带来的笔记本屏幕,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理解和优化设想。他的想法有些稚嫩,但角度新颖,充满了灵气。
“我在想,如果在这里引入注意力机制,是不是能够更好地捕捉用户在跨平台行为中的兴趣迁移?”陈明宇指着一段代码说道,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光。
徐卓远认真听着,偶尔插入几句点评或提问,引导他思考得更深入。两人你来我往,竟聊得十分投入。封瑶在一旁微笑地看着,没有出声。她注意到,徐卓远在讲解时,语气虽然依旧简洁,却没了往日的清冷,多了几分耐心。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号,他正在尝试向外界打开心扉。
交流持续了近一个小时,陈明宇才心满意足、千恩万谢地离开。
实验室重新恢复安静。徐卓远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眼神却比刚才更加清亮。
“这个学弟,很有想法。”他罕见地主动评价道。
“是啊,”封瑶笑着附和,“看来我们开源部分代码的策略是对的,不仅能吸引人才,还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她顿了顿,状似无意地提起,“感觉你刚才和他聊得挺好。”
徐卓远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他沉默片刻,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树影上,低声道:“以前觉得,只有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才能不受干扰,专注做事。现在觉得……或许适当的交流和碰撞,也不是坏事。”他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就像你说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