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竞赛集训通知
市级物理竞赛集训的通知贴在公告栏时,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名额有限,竞争激烈,每个班级只有寥寥数人有机会参加。徐卓远和封瑶的名字毫无悬念地列在其中,而另一个名字,则引起了封瑶的注意——林修宇。
这个名字,在前世的记忆里并不陌生。他是邻校的物理天才,家境优渥,自信从容,甚至带着几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锐利与骄傲。在前世,林修宇是徐卓远在竞赛道路上最强的竞争对手之一,两人多次在赛场狭路相逢,各有胜负。但他们的关系也仅限于对手,像两条平行线,从未有过真正的交集。而这一世,因为封瑶的重生带来的连锁反应,他们的相遇似乎被提前了,并且,是在“团队集训”这样一个需要协作的背景下。
集训第一天,在市教研中心的专用教室里,封瑶第一次见到了现实中的林修宇。他穿着合身的白色衬衫,身形挺拔,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正和身边的同学谈笑风生,眼神扫过教室时,带着一种审视与自信。当他的目光落在角落里的徐卓远身上时,那笑意似乎更深了些,带着显而易见的探究与挑战欲。
“徐卓远,久仰大名。”林修宇主动走上前,伸出手,姿态无可挑剔,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希望这次集训不会太无聊。”
徐卓远从手中的书本里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去握那只手,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随即又低下了头,态度疏离依旧。他对于这种社交性的寒暄天然排斥,尤其对方身上那种过于外露的自信,让他感到不适。
林修宇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瞬,自然地收回,脸上笑容不变,目光却转向了徐卓远身边的封瑶。“这位是封瑶同学吧?听说你的物理思维很独特,很高兴认识你。”他的应对十分得体,将刚才那一瞬间的尴尬轻易化解。
封瑶心中警铃微作。林修宇的出现,像一颗闯入既定星系的、质量巨大的新天体,他的引力强劲而带有目的性,势必会对徐卓远刚刚开始稳定的轨道产生新的扰动。她微笑着回应了一句,态度不卑不亢,心中却已开始快速评估这个新变量。
集训的课程强度很大,讲师是来自高校的教授,题目难度远超平常。很快,集训队员们便自发地形成了几个小圈子讨论。徐卓远自然是独来独往,封瑶则因为其清晰的思路和乐于助人,吸引了几名本校和其他学校同学的请教。
一次小组合作解题中,导师特意将徐卓远、封瑶和林修宇分到了一组。题目是一道涉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初步概念的开放性设计题,极具挑战性。
林修宇率先提出了一个基于经典模型的思路,条理清晰,论证严谨,赢得了其他组员的一致点头。他看向徐卓远,带着一丝挑衅:“徐同学,你觉得呢?”
徐卓远沉默地看着题目,指尖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划动。片刻后,他抬起眼,声音平静无波:“你的模型在低速条件下成立,但题目隐含的条件边界接近光速,需要考虑尺缩钟慢效应,你的核心假设不成立。”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林修宇方案中的致命缺陷,语气没有任何情绪,却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华丽外表下的问题。
林修宇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他迅速重新审题,脸色微微变了。他确实忽略了相对论效应。周围瞬间安静下来,几名组员看向徐卓远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那你有什么高见?”林修宇稳住心神,追问道,语气里少了几分从容,多了几分认真。
徐卓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连串复杂的公式和符号,他的思维跳跃而深邃,构建了一个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场论初步结合的新框架。他的讲解依旧简洁,甚至有些跳跃,但每一个节点都精准地落在了物理图像的核心上。
封瑶在一旁安静地听着,适时地补充了一些概念性的解释和连接,将徐卓远跳跃的思维用更易于理解的语言串联起来,使得整个方案既保持了前沿性,又不至于让其他组员完全无法跟上。她与徐卓远之间,一个负责构建骨架,一个负责填充血肉、疏通脉络,配合得天衣无缝。
林修宇看着白板上那个精妙甚至有些超前的构想,再看着封瑶和徐卓远之间那无需言语的默契,眼神变得复杂。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徐卓远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其恐怖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深度,更在于他身边那个能完美理解并辅助他表达的女孩。他们两人形成的“场”,坚固而高效,外人难以介入。
最终,他们小组的方案以其创新性和严谨性获得了导师的最高评价。林修宇虽然凭借自身实力在后续的个人测试中紧咬徐卓远,位列第二,但他明白,在团队协作和某些极端假设的思维碰撞中,他输了一筹。他看向徐卓远和封瑶的目光,少了几分轻慢的挑战,多了几分真正的重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