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芸看着周建军布满老茧的手,看着他眼中为女儿担忧的焦虑,又想起了母亲。母亲在世时,最常说的话就是:“手艺是活的,得传下去,埋在土里就死了。”她也曾教过村里的姑娘,从不藏着掖着。自己现在,却因为一点私心,犹豫了?一股羞愧感涌上心头。
“建军哥,”姜芸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起来,“你让小娟下午过来吧。我教她。”
周建军猛地抬起头,脸上绽开惊喜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真的?太好了!姜芸妹子,我替小娟谢谢你!真的谢谢你!”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连连鞠躬。
“别这么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姜芸摆摆手,心里那点犹豫被周建军父女的真诚冲淡了。她走到桌边,拿起那张纸稿,指尖轻轻抚过母亲熟悉的字迹。也许,让这份手艺活起来,让更多人看到它的美,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告慰吧。传承,比独占更重要。
下午,雨停了。天空洗过一样湛蓝,阳光透过窗棂,在绣房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周建军牵着女儿小娟的手,走了进来。
小娟是个瘦弱的小姑娘,约莫十三四岁的年纪,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布衣裳。她低着头,长长的刘海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个尖尖的下巴。手指紧紧攥着父亲的衣角,身体微微发抖,像一只受惊的小鹿。
“小娟,快叫姜芸姐姐。”周建军轻声催促。
小娟的头垂得更低了,喉咙里发出蚊子哼哼般的声音:“……姜……姜姐姐。”
姜芸温和地笑了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柔和:“小娟,别怕。来,坐这边。”她搬了张小凳子放在自己绣绷旁边,示意小娟坐下。
小娟怯生生地走过去,坐下,依旧低着头,目光却偷偷地、飞快地瞟向姜芸绣绷上那片栩栩如生的兰草。那眼神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渴望和一丝怯懦的羡慕。
姜芸看在眼里,心里微微一酸。她拿起一块素白的棉布手帕,又拿出一小捆颜色翠绿的丝线,放在小娟面前。
“咱们今天,先学最简单的‘平针绣’。”姜芸拿起一根针,穿好线,动作缓慢而清晰,“你看,这样,一针下去,再一针上来,针脚要匀,线要拉紧,但不能太用力,不然布会皱……”
她一边说,一边在手帕上绣出一道笔直的绿线。阳光照在她灵巧的手指上,那根小小的绣针仿佛有了生命,在布面上轻盈地跳跃。
小娟的眼睛亮了起来,紧紧盯着姜芸的手,忘记了紧张。她学着姜芸的样子,拿起针,笨拙地穿线。她的手指有些僵硬,动作很慢,好几次针尖都戳到了自己的手指,留下小小的红点。她疼得微微皱眉,却倔强地没有吭声,只是更用力地攥紧了针。
姜芸没有催促,只是耐心地在一旁看着,偶尔伸手轻轻扶正她拿针的姿势,或者帮她把打结的线理顺。
“别急,慢慢来。绣花,心要静,手要稳。”姜芸轻声说,“你看,这针脚就像走路,一步一步,稳稳当当,才能走出一条漂亮的线来。”
小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更加专注地盯着手中的针和布。阳光暖暖地照在她身上,驱散了她身上的寒意和怯懦。她绣得很慢,针脚歪歪扭扭,粗细不均,甚至有几处还绣错了地方。但她很认真,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长长的睫毛上沾着几缕碎发,也顾不上拂去。
姜芸看着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满足感。这感觉,不同于自己完成一件精美绣品时的成就感,而是一种……分享的喜悦。就像母亲当年握着她的手,把温暖和技艺一同传递过来一样。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鬓角,那里似乎又有一丝微弱的刺痛感,仿佛提醒着她灵泉的存在。但此刻,看着小娟那专注投入的侧脸,那点对寿命消耗的担忧,似乎被一种更温暖的东西冲淡了。
时间在专注中流逝。当小娟终于在那块白布上,用歪歪扭扭的绿色线条,绣出一个勉强能看出轮廓的、小小的“人”字时,她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像落满了星星。
“姜姐姐!你看!我……我绣出来了!”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再是之前那种蚊子哼哼。她小心翼翼地捧着手帕,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属于这个年纪的、纯粹的笑容。
姜芸的心被那笑容狠狠撞了一下。她看着那歪歪扭扭的“人”字,看着小娟眼中焕发的神采,突然觉得,这比她用灵泉修复出任何一件绝世珍品,都更让她感到充实和快乐。她笑着点点头:“绣得真好!小娟真聪明!下次,我们学绣小草,好不好?”
“好!”小娟用力地点头,笑容更大了,露出了两颗小小的虎牙。
周建军站在门口,看着女儿灿烂的笑脸,眼眶瞬间就红了。他背过身,悄悄抹了把眼睛,再转过来时,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感激:“姜芸妹子,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