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让所有人都愣住了,陷入了沉思。
“我们需要‘极光科技’的光学材料和测量技术来加速‘追光’的实用化,甚至可能为国内整个精密制造和光刻机攻关带来突破性的助力。而他们,看中了我们的架构技术,希望能借此提升自身竞争力,从ASLC的阴影下杀出一条血路。”林小一冷静地分析着,如同一个最高明的棋手在审视棋盘,“这是一场基于纯粹利益计算的交易。我们不寻求政治结盟,不涉及最核心的国防安全技术(如‘烛龙之鳞’、数字生命),只进行严格划定范围的、可控的技术交换。”
他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且步步为营的方案,代号“棱镜”:
“第一,通过第三方(比如中东那个王室控制的投资机构)设立完全隔离的账户和复杂的法务防火墙,所有交易以‘架构设计咨询服务’和‘特种材料采购’的名义进行,层层剥离,切断直接关联。”
“第二,我们提供的,不是‘烛龙’架构的全貌,而是经过我们精心裁剪的、专门针对高性能计算控制和实时信号处理场景优化后的‘子集’或‘衍生版本’,其中关键的设计理念和实现细节进行混淆和封装。确保他们能用到性能,但难以反推出核心奥秘。”
“第三,交易过程分阶段进行,用‘材料和技术咨询’换‘架构模块’,小步快跑,严格验证。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或风险,立即终止。”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小一目光锐利,“将这次交易,作为我们试探GDESA内部裂痕深度和强度的‘战略侦察’。如果交易能够顺利推进,哪怕只是初期阶段,都意味着GDESA的内部约束力正在下降,联盟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就可以借此机会,主动出击,去寻找和接触更多潜在的、对现状不满的‘特殊客户’,从内部瓦解他们的封锁阵线!”
这个“棱镜”计划,将一次看似极度危险的接触,变成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高风险高回报的战略试探与破局行动。
会议室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消化着林小一这盘大胆的棋局。风险依然巨大,但潜在的回报——获得关键技术突破、撕裂对手联盟——也同样诱人。
经过彻夜的激烈辩论和近乎苛刻的风险推演,最终,林小一的方案以极其微弱的优势获得了通过。“棱镜”项目在绝密状态下启动,一个由林小一直接领导、成员经过最严格筛选的小组成立,开始与“极光科技”进行如履薄冰的接触。
“敌人?不,是客户。”
这句话,标志着“奇点”在国际博弈的策略上,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蜕变。他们不再简单地以阵营划界,而是开始运用更灵活、更务实,也更具攻击性的商业和战略思维,主动利用对手内部的矛盾,将潜在的威胁,转化为可能扭转战局的机会。这场围绕光刻技术的秘密交易,如同一枚投入深水的鱼雷,其最终的爆炸当量和影响范围,无人能够预料。
喜欢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