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燎原”计划的启动,如同在“奇点科技”内部投入了一颗精神原子弹。短暂的兴奋与憧憬过后,冰冷而坚硬的现实,如同北极的冻土,横亘在每一个项目组面前。
资源,是最大的瓶颈。
尽管林小一利用之前股市和房地产的收益,以及公司主营业务的现金流,为“火种燎原”计划注入了堪称巨量的启动资金,但面对量子计算、数字生命、空天网络这三个任何一个都足以吞噬国家级投入的无底洞,这些资金依然显得捉襟见肘。
量子计算实验室,光是采购一台能够进行中等规模量子比特相干性研究的基础设备,就几乎耗掉了该方向初期预算的一半。而后续维持极低温环境、研发新型量子材料、供养顶尖科研团队的费用,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数字生命计划,需要构建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计算集群来处理海量的生物信息数据,还需要与顶尖生物实验室合作,获取极其宝贵且昂贵的实验数据和样本。每一个蛋白质折叠的模拟,每一次细胞代谢路径的推演,燃烧的都是巨额的经费。
空天网络项目则更像一个吞金兽。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组网、地面站建设……每一步都需要耗费数以亿计的资金。这还不包括研发新型空间通信协议和抗辐射芯片的巨大成本。
更雪上加霜的是,外部制裁的影响开始深入显现。一些并非直接列入清单,但精度和性能达到一定级别的科研仪器、特种材料、乃至相关的设计软件和技术支持,都受到了严格的出口管制。许多原本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加速的研发环节,被迫转向耗时更长、成本更高的自主攻关。
“老板,量子实验室那边,下一阶段的极低温循环系统采购被卡住了,供应商表示无法提供许可证。”
“数字生命组申请的生物数据样本,对方迫于压力,单方面终止了共享协议。”
“空天团队联系的多家商业发射公司,都婉拒了我们的询价,理由是‘政策风险’。”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到林小一的办公室。负责各项目的总监们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资源,再宏大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
顾言看着迅速缩水的资金报表和堆积如山的采购受阻报告,急得嘴角起泡:“小一,这样下去不行啊!三个项目都在等米下锅,照这个烧钱速度,加上外部封锁,我们的现金流撑不过一年!是不是……先集中力量保住一个?或者把步子放慢一点?”
就连一向坚定的苏晚晴,眉宇间也笼罩着一层忧色。她知道林小一的战略是正确的,但实现战略的路径,似乎被一道道高墙堵死了。
面对核心团队弥漫的焦虑,林小一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他没有去看那些令人沮丧的报告,而是将各项目负责人召集到了刚刚搭建完成、还散发着新材料气味的“火种燎原”计划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的墙壁上,不再是复杂的电路图或代码,而是换成了浩瀚的星空、绚丽的蛋白质结构和深邃的量子云图。
林小一站在这些代表未来的图像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带着倦容和愁绪的脸。
“我知道大家最近很难。”他的声音平静,打破了沉默,“钱不够,设备买不到,合作被终止……我们好像被关在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屋子里,四面都是墙。”
他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气氛更加压抑。
“但是,”林小一的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提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谁规定,我们一定要走别人走过的路,用别人用过的砖,才能盖起房子?”
他走到量子计算的云图前,手指虚点:“极低温系统被卡?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探索室温量子计算的可能?哪怕只是理论上的一丝曙光,也值得投入!或者,我们能不能利用‘烛龙’架构的并行优势,构建超大规模的量子模拟器,在经典计算机上,先解决一部分量子算法验证的问题?哪怕效率低一点,但至少我们能动起来!”
他又指向数字生命的复杂结构:“拿不到顶尖实验室的生物样本?那我们就从更基础、更公开的数据入手!利用AI生成式模型,结合已知的生物学定律,大规模生成高质量的模拟数据用于前期研究!同时,大力扶持和投资国内有潜力的生物科技团队,和他们共同成长,打造我们自己的生物数据源!”
最后,他看向星图:“商业发射被拒绝?那就另辟蹊径!研究低成本、可回收的微小卫星技术!探索与国内商业航天公司,甚至与国家航天机构合作的新模式!通信协议被垄断?那就基于‘混沌’系统的底层逻辑,设计一套全新的、从诞生就内生安全的空天通信协议标准!”
林小一的语速越来越快,眼神越来越亮,仿佛困境不是枷锁,而是激发他无穷想象力的催化剂。
“同志们,我们现在面临的,不是一场靠堆资源就能赢的战争。这是一场认知的战争,是思维模式的战争!”他环视众人,声音铿锵有力,如同战鼓擂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