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十七分,新华书店的灯光依然明亮。陶谦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最后一摞文学类书籍归位。这是他在这家书店工作的第三个月,夜班管理员的职责就是在深夜整理书架、清点库存,确保第二天书店能正常营业。
陶谦喜欢这份工作的宁静。白天的书店人声鼎沸,而到了深夜,只剩下书页的沙沙声和空调的嗡鸣。他三十出头,身材瘦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成一些。同事们都说他性格孤僻,但陶谦只是觉得与人相处太累,不如与书为伴来得自在。
"儿童区的书又乱了。"陶谦自言自语地走向书店东南角。那里是色彩最鲜艳的区域,绘本和童话书摆满了矮矮的书架。奇怪的是,明明已经过了营业时间,儿童区的几本书却被抽出来摊开放在地上,像是有人刚刚翻阅过。
陶谦蹲下身,一本一本地捡起来。《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神话故事》...他皱起眉头,这些书的位置离儿童区入口最远,按理说不会有顾客特意走到这里翻看又忘记放回去。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翻开的那本《中国神话故事》正好停在"鬼"字的解释页面上。陶谦的手指触碰到书页时,一阵刺骨的寒意从指尖窜上来。他猛地缩回手,书本啪的一声合上。
"怎么回事..."陶谦环顾四周,书店空荡荡的,只有他的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他拿起对讲机想叫保安来看看,又放下了——为了这点小事打扰别人,未免小题大做。
第二天晚上,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这次是在历史区,几本关于古代刑罚的书被翻到最血腥的插图页面。陶谦检查了监控,却发现那个时间段没有任何人进入该区域。
"系统故障了吧。"保安老张叼着烟说,"这破监控经常出问题,上周还拍到一团白影在文学区飘呢,结果只是反光。"
陶谦没有告诉老张,那团"白影"飘过的路线,恰好是他昨晚整理书籍时走过的路径。
第三天深夜,陶谦决定守株待兔。他假装像往常一样整理书籍,实则暗中观察。凌晨一点刚过,儿童区传来轻微的响动——像是书页被快速翻动的声音。
陶谦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靠近。转过最后一个书架,他看到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背对着他,正踮着脚从高处取下一本书。
"小朋友,这么晚了你怎么..."陶谦的话戛然而止。小女孩转过头来——她的脸惨白得不像活人,眼睛大得离谱,几乎占据了半张脸。最可怕的是,她的嘴角以一种人类不可能做到的角度向上咧开,露出满口细密的尖牙。
陶谦的血液瞬间凝固。小女孩对他笑了笑,然后——消失了。字面意义上的消失,就像被擦掉的粉笔画一样,从脚开始向上逐渐变得透明,最后完全不见踪影。只有她刚才拿下的那本书,"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陶谦瘫坐在地,后背紧贴着书架,冷汗浸透了衬衫。他颤抖着捡起那本书——《死亡的一百种方式》,一本他从未见过也绝不该出现在儿童区的禁书。
接下来的几天,陶谦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他开始做同一个噩梦:一个没有五官的女孩站在无尽的黑暗里,向他伸出手,嘴唇蠕动着却发不出声音。每次他试图靠近,就会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的枕头上全是冷汗。
白天,书店似乎一切正常。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顾客们穿梭在书架间,孩子们在儿童区嬉笑打闹。但陶谦知道,当夜幕降临,那个"东西"就会回来。
第七天晚上,陶谦在儿童区的地板上发现了用某种暗红色液体写成的字迹——"帮帮我"。字迹歪歪扭扭,像是小孩子的手笔。陶谦用纸巾擦拭,凑到鼻尖闻了闻,一股铁锈味直冲脑门。是血。
"你到底想要什么?"陶谦对着空荡荡的书店喊道,声音在寂静中回荡。没有回应,只有空调突然加大功率的轰鸣声作为回答。
第二天,陶谦请了病假。他去了市图书馆,查阅关于这家新华书店的历史资料。经过一整天的搜寻,他终于在一本发黄的旧报纸合订本中找到了线索。
二十年前,这里不是书店,而是一家私立医院。报纸角落的一则小报道提到,医院因财务问题倒闭,后来被收购改建。更令陶谦毛骨悚然的是,报道中提到医院关闭前曾发生过一起"意外"——一个六岁女孩小晴在候诊时突然抽搐死亡,死因至今不明。
陶谦盯着报纸上模糊的黑白照片,虽然像素很低,但他确信那个穿着病号服的小女孩,就是他在书店见到的"那个东西"。
回到书店,陶谦直接去了经理办公室。
"李经理,我们书店...是不是不太干净?"陶谦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
李经理是个五十多岁的秃顶男人,闻言脸色一变:"你看到什么了?"
陶谦把这几天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令他意外的是,李经理没有嘲笑他,而是长叹一口气,从抽屉里取出一个褪色的红色平安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夜半鬼语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夜半鬼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